2011/03/31

Class

星期三晚上七時半,由北京往香港的客機上,商務客位座無虛席,經濟倉剛相反,入位率僅三成。上司在商務專用候機室,分別遇見兩個熟人,「平時約出來飲野很難,總是搭飛機時碰上較容易」,其中一位投資銀行家說。於是,幾個人在胡扯一輪,由候機室到機倉。

在機上,坐在旁邊有位美國人,與他交談好一會兒,說經濟、建築、酒店服務,他任職於律師行,專做物業合約。談到美國的生活,我說大學校園很美,遺憾的是我太用功讀書,沒有好好欣賞。這是自嘲。他回應,若非如此,你又不會像今日般成功。聽了,我滿腦問號,心想,你看我哪有一處地方,令你覺得我成功呀? 莫非我坐商務倉,就等於成功? 當然,他只不過說說恭維說話,不要太認真。

空中小姐慎重地看看猫紙,正確地稱呼我「茶生,咖啡或茶?」「茶生,今晚的餐牌請參考一下。」乜生前,乜生後,真的有這個必要嗎? 那位美國人說,他住過一間酒店,房間服務的餐牌沒有太多選擇,他就取了樓下餐廳的餐牌,帶到房間,每天從房間點菜,餐廳做好便送上去。這樣維持了好幾個星期,有一日,打掃房間的工人,無意間拿走了他的餐牌,他的結論是,那間酒店的服務真不靠譜。

商務位機票較經濟位貴一倍,我想,如果飛機有企位供應,而企位又較經濟位平宜一大截的話,我不介意企足三小時。我這種人真沒出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