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4

倫敦

到了倫敦,他不自覺地染上了英國人愛談論天氣的怪辟,無他,當天氣每天變幻莫測,驟晴驟雨,乍暖還寒,令人困擾,談天氣是互相安慰,如果有放晴,更要興高采烈地告知天下,爭取晒太陽的機會。

從來,性格內向的他都自鄙,一是偽裝外向,一是索價不見人。這個社會一直視內向為缺陷,今日的父母會擔心內向子女的入學機會,甚至斷定子女有病,找心理醫生。不過,到了倫敦,他發覺那裡的人包容性很強,尊重不同性格,可能,內向的人在那裡也有作為。他認識一位法國人,是電腦專才,曾在港教法文為生,後來到了倫敦才做回本行。

生活態度人人不同,如果有幸得來一支名貴紅酒,很多人會好好收藏,法國朋友說把它喝光才不至浪費。消費主義令西方經濟低迷嗎?哪得先界定甚麼是價值。

曾聽說友人到歐洲旅行,捱麵包,好像很刻苦。其實歐洲人普遍拿麵包當飯吃,別相信飲食雜誌吹噓的西班牙海鮮飯。倫敦物價和香港相約,不過生活成本應該較低。人人說不,倫敦的麥當奴貴過香港,對,但倫敦麥當奴不多,人人到馬莎百貨買牛角包/三文治做午餐,在公園吃。這樣行為在香港被視作寒酸。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