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30

談佛

季善林在「談佛」一書,說世上任何宗教的興起,都是由於人類有精神上的需要。現實是,如果人人去做和尚尼姑、神父修女,哪有人生產和生肓呢? 因此,這位國學大師說,而宗教的演變,就是盡量令人付出愈來愈少的修行努力,換取同樣的精神滿足。他將這樣的演變,比喻為天門的入場門券愈賣愈平宜。怎為之愈賣愈平宜呢? 本來不准罪犯參與,後來說十惡不赦的人皆有佛性,接受之。本來成佛須要跨越多世來修行的,後來有頓悟這個途徑,即聞法當下覺悟成佛,雖然頓悟之前也有準備功夫要做。本來出家的人才能修正成果,後來放寬到在家的信徒也可以。本來成佛完全靠自己修行,後來說可以求神拜佛,借肋祂們的力量達到同樣效果。

季善林說,佛教因應社會的需要,初期已是這樣,佛教有些概念借用沙門教,例如業報、輪迴等。沙門教在當時的印度是唯一能抗衡建制派婆羅門教的宗教,婆羅門教是印度教的前身,相信滿天神佛主宰人間的一切,而信奉婆羅門教的族人是來自中亞的遊牧民族,佔領印度有部分領土,引入不平等的階段制度。佛教似沙門,便利於吸納現有的沙門信徒,但佛教較沙門容易得道,修行人無須做近乎絕食的苦行。另外,佛教提倡食素,也有利討好種菜的、原居的農夫。推祟戒律,有助管理成百上千的僧人。

我想,宗教處理的固然是天上的事,不過,始終由人去信,信的不可能是聖人,是聖人何須要信呢? 季善林的說法只不過為宗教塗上一點商業色彩而已。要知道季善林寫這些東西是在五、六十年代,唯物論風行中國的年代,取態上可能有所遷就,但我相信不至於違背良知的。

佛教其中一大特性,季善林也指出,是佛教可以傳播到另一個地方,中國,在這裡發揚光大,甚至改善進步,理論達到更深層次之後,再回流原產地印度。季善林說,關鍵在於這個宗教的適應力強。其強大的適應力源於,它並不倚重單一、固定的權威經典,而是開放式地將歷代的高僧的理論兼容並蓄。這個也有正反兩面,我想,像我的初學者就會感到無從入手。

2010/12/24

比較

最近讀佛經,領略到一個道理,就是煩惱來自比較,至少我自己的煩惱是這樣。

比較高低、好壞、善惡,是人之常情。但這樣是常態可以是無時無刻地困擾著自己,而自己不發覺的。

例如朋友、同輩之間的比較。看見比自己差的,自然生出自大。見到比自己好的,又自卑。原來自大的人,同樣是自卑的。與小朋友或者老人家相處,自然放下比較心理,就舒服一點,由此可見比較心理的影響。

即是好壞善惡,原來一比較起來,又會帶來煩惱。好的、善的,故然容易接受,雖然佛家始終教人不要執著好與善。即使是壞、惡,原來都不要批評。我是個批判性頗強的人,一直以來都認為人應該立在好、善的一邊,極力排斥壞、惡的人或者行為,所謂正邪不兩立,邪不能勝正這樣的思想根深柢固。讀佛經才發覺原來對待壞、惡、邪還有別的方法,就是不執著它們。佛法並非站在善的一邊,而是不分善惡,包含在裡面,又不受善惡影響。

我開始減少批評人,見到不好的行為,要盡量保持自己不受影響。發覺原來批評人多,就會生出自大,到生活上有些少阻滯,即使是出門忘了帶鎖匙,也會非常不快,猛是對自己說,我真無用。這只是我原先自視過高,才視些少阻滯為不能接受。

所以,批評人,到頭來是自己受苦。自己發脾氣、黑面,對身體有害之餘,又影響家人的心情。因果關係可以這樣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