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30

談佛

季善林在「談佛」一書,說世上任何宗教的興起,都是由於人類有精神上的需要。現實是,如果人人去做和尚尼姑、神父修女,哪有人生產和生肓呢? 因此,這位國學大師說,而宗教的演變,就是盡量令人付出愈來愈少的修行努力,換取同樣的精神滿足。他將這樣的演變,比喻為天門的入場門券愈賣愈平宜。怎為之愈賣愈平宜呢? 本來不准罪犯參與,後來說十惡不赦的人皆有佛性,接受之。本來成佛須要跨越多世來修行的,後來有頓悟這個途徑,即聞法當下覺悟成佛,雖然頓悟之前也有準備功夫要做。本來出家的人才能修正成果,後來放寬到在家的信徒也可以。本來成佛完全靠自己修行,後來說可以求神拜佛,借肋祂們的力量達到同樣效果。

季善林說,佛教因應社會的需要,初期已是這樣,佛教有些概念借用沙門教,例如業報、輪迴等。沙門教在當時的印度是唯一能抗衡建制派婆羅門教的宗教,婆羅門教是印度教的前身,相信滿天神佛主宰人間的一切,而信奉婆羅門教的族人是來自中亞的遊牧民族,佔領印度有部分領土,引入不平等的階段制度。佛教似沙門,便利於吸納現有的沙門信徒,但佛教較沙門容易得道,修行人無須做近乎絕食的苦行。另外,佛教提倡食素,也有利討好種菜的、原居的農夫。推祟戒律,有助管理成百上千的僧人。

我想,宗教處理的固然是天上的事,不過,始終由人去信,信的不可能是聖人,是聖人何須要信呢? 季善林的說法只不過為宗教塗上一點商業色彩而已。要知道季善林寫這些東西是在五、六十年代,唯物論風行中國的年代,取態上可能有所遷就,但我相信不至於違背良知的。

佛教其中一大特性,季善林也指出,是佛教可以傳播到另一個地方,中國,在這裡發揚光大,甚至改善進步,理論達到更深層次之後,再回流原產地印度。季善林說,關鍵在於這個宗教的適應力強。其強大的適應力源於,它並不倚重單一、固定的權威經典,而是開放式地將歷代的高僧的理論兼容並蓄。這個也有正反兩面,我想,像我的初學者就會感到無從入手。

2010/12/24

比較

最近讀佛經,領略到一個道理,就是煩惱來自比較,至少我自己的煩惱是這樣。

比較高低、好壞、善惡,是人之常情。但這樣是常態可以是無時無刻地困擾著自己,而自己不發覺的。

例如朋友、同輩之間的比較。看見比自己差的,自然生出自大。見到比自己好的,又自卑。原來自大的人,同樣是自卑的。與小朋友或者老人家相處,自然放下比較心理,就舒服一點,由此可見比較心理的影響。

即是好壞善惡,原來一比較起來,又會帶來煩惱。好的、善的,故然容易接受,雖然佛家始終教人不要執著好與善。即使是壞、惡,原來都不要批評。我是個批判性頗強的人,一直以來都認為人應該立在好、善的一邊,極力排斥壞、惡的人或者行為,所謂正邪不兩立,邪不能勝正這樣的思想根深柢固。讀佛經才發覺原來對待壞、惡、邪還有別的方法,就是不執著它們。佛法並非站在善的一邊,而是不分善惡,包含在裡面,又不受善惡影響。

我開始減少批評人,見到不好的行為,要盡量保持自己不受影響。發覺原來批評人多,就會生出自大,到生活上有些少阻滯,即使是出門忘了帶鎖匙,也會非常不快,猛是對自己說,我真無用。這只是我原先自視過高,才視些少阻滯為不能接受。

所以,批評人,到頭來是自己受苦。自己發脾氣、黑面,對身體有害之餘,又影響家人的心情。因果關係可以這樣微妙。

2010/10/27

開會

最近很忙,幾件任務同時進行,又要出差、開會,再開會。我想,工作忙,首要工作是怎樣提高效率。例如,我認為一個會議人數超過三個,效率就會遞減。可惜,普通的會議有九個人出席是等閒事,廿幾人的也有。我發現,人一多,第一,每個人的注意力就下降,有的在玩手提電腦、電話,有的出出入入,有的遊魂。第二,發言者,其實來來去去都是兩三個,老大講好數了,小伙子們只有照指示做,沒有發言權,哪待在會議室發呆幹嗎? 還有,人多,議程自然長,議程長,與每個人有關的事自然相對減少,如果與你有關的事只是三分之一,但又被迫坐足全程,不如早早離場,返回自己的桌子玩一陣Facebook,或者落樓抽根煙。最差的,是人多的會議,開來就是沒結論,即使有action plan都不是個個都有人去跟進,因為人多,不是最重要的一兩件事情,就沒有人會追究,反正跟進了,也沒有人有興趣理會。更沒趣的是,耳目眾多,說來說去都是「面嗰浸」,說不出心底話,大家究竟想怎樣,答案永遠拖泥帶水,但是,了解大家其實想怎樣,正正是開會的一大目的。就這樣,白白浪費了二、三、四小時。更糟的,開一次會還未夠,因為每次效率奇低,要繼續開幾次,才能將事件敲定,如果可以的話。

2010/10/15

Granfalloon

Facebook的興起,造就了一個又一個政治運動,例如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有人說是Facebook的力量。除了與親友聯繫,這個社交網站亦可讓用家加入個別的小組,讓一班志同道合的陌生人聯繫起來,小組的主題可以是五花八門,可以是各式各樣的興趣、政治理念、商業品牌等等,我參加過一個叫「末日生還小組」的,用來討論萬一遇上全球性大災難,例如溫度驟變,甚至喪屍侵襲,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所謂地球村,就是一個不分地域、種族、文化的群體,這個概念早幾十年已經存在,現在由Facebook發揚光大。我想,那些一個個的小組,好玩之外,其實有何意義呢? 一班人素未謀面,之間存在幾多互信呢? 我想,那些小組就像科幻小說作者馮內果所指的granfalloons,人們在裡面只找到認同,而這種認同根本毫無意義的。馮內果說幾十年前指出,人就是同時間屬於多個granfalloon,包括教會、專業團體、球隊fans群、甚至舊生會,每個granfalloon內成員都稱兄道弟,但實際上,每個人之間都沒有關連。有趣的,是Facebook上真的有個小組叫Granfalloon!大概是馮內果的擁護者成立的,我也有加入。

2010/10/12

Facebook效應

相信大多數Facebook用戶跟我一樣,不知道這個社會網站的建立,背後有個偉大的理想,在新書Facebook Effect,科技版記者David Kirkpatrick揭露了,Mark Zuckerberg創辦Facebook,是為了建立一個禮物經濟 -- 一個著重分享的生活模式。Zuckerberg告訴作者,在原始的部落裡,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都著重分享,包括物質上的分享。直至人口越來越多,人開始不認識所有人,才開始有人偷雞,不願付出只求搭順風車。Facebook的設計就是帶人們回到部落世界,裡面每個人都認識對方,這樣才有可能分享。我想,這也是,每朋友上載一些關於生活的小細節,串聯起來,便成為一套具娛樂性的內容。這樣的內容,可能較專業的報紙雜誌更有吸引力,原因是那些都是更切身的話題。

Facebook的一大突破,是用戶都以真實姓名示人,交流的都是活生生的朋友,Zuckerberg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透明度越高,這個世界越美好。未來,你的朋友會隨時知道你身處何方、做甚麼,以至你的喜愛。更偉大的構想是人們擁有真正表達自己政治立場的自由,以至地球村式的世界大同。真的嗎,我沒有資格去認同,寫這網誌都是用筆名的。

私隱是Facebook的弱點,經常遭受批評,Zuckerberg有這樣的辯解,看,谷歌豈不是靜悄悄地搜集用戶的資料嗎? 他們將你的搜查、電郵用語都一一紀錄下來,相反,Facebook的做法,光明正大得多,分享的資料都是用戶自願上載的。我認為,要保障私隱,每個用戶都要為自己上載的內容負多少責任。谷歌的用法也無傷大雅,我又不是政治人物。

Facebook Effect是本有趣的讀物,尤其是對熱忱的用戶來說,叙述了這個網站的創立和發展,開始的時間,Zuckerberg沒有想像到用戶人數可以達到今日的五億,只是一個供他就讀的哈佛大學學生使用的名冊。之後,迅速擴展到其他院校,再後開放給大眾。他也不斷抗拒大企業的收購建議,以免Facebook偏離他的理想。他亦不願為公司的商業模式費心,拒絕在網頁上刊登廣告。諷刺地,他對金錢的莫視,令Facebook的市值更高,個人的財富更多。

2010/10/06

Keith Jarrett & Charlie Haden  ① No Moon At All  ② Don't Ever Leave Me


近期好聽的大碟Jasmine,收錄了兩首精彩作品,一次過在youtube找到。

票房大收、埋數蝕本

時常聽說某部電影的票房收入是多少,遠高於總製作費,直接引申到該部電影大賺。讀過Hollywood Economist一書,發現原來這個邏輯大錯特錯,事實上,絕大部分的電影都錄得虧損。一部電影賺錢與否,無須看票房,早在電影公司和演員簽約的時間,已決定了,條款辣手一點,回本的機會就更渺茫。據稱,在要求條款上,阿諾舒華辛力加出名辣手。業界流行的一句說話是:「這裡沒有淨數」("There is no net.") -- 收入扣除支出得出的數字是沒有意思的。

首先,票房收入的六成,落了院線和戲院公司的袋。餘下的四成,扣除市場推廣、影片拷貝成本和保險費後,得出一個毛利。到現時為止,票房收入已經被瓜分得七七八八。僅餘的毛利,其命運就如自助餐上,剛推出的冰鮮生蠔。製片商先佔去三分一,作為分銷費用。即使前頭已收了一筆片酬袋袋平安的大牌的演員和導演,在合約上指定要在毛利上分花紅。之後,找埋製作費的尾數,錢就此分完。

一些二線演員以及低級的製作人,在簽約時,製片上都承諾給他們花紅,不過,派花紅的次序是在大明星之後,等到所有支出付清得出的所謂淨數(net),在淨數中分發。正如上述所言,這裡沒有淨數。就這樣,一部收得的電影,在這個古怪、且不平等的財務安排下,製片商、大明星、大導演可以大賺,但電影本身是蝕本。

2010/10/05

通識

真正目標為本的課程,讓下一代能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工作上,投身社會沒難度:

學科 內容
中文 -- 倉頡輸入法
英文 -- 電郵撰寫
會話 -- 實用普通話
數學 -- Excel Spreadsheet應用
社會 -- 打印機修理
科學 -- 電腦修理
健教 -- 打電腦正確坐姿練習
美術 -- Powerpoint 應用
體育 -- 搬蒸餾水桶練習

2010/10/04

霍金

霍金說,宇宙並非上帝創造的。這是反宗教的言論嗎? 我看不是,這剛剛開展了一門新的宗教。

霍金的新書高居暢銷榜,這證明了我們愛買自己讀不明白的書,我估計百分之九十九的讀者只讀完第一章便止步。

霍金的名字在Twitter成為熱門字眼,證明大部分Twitter用家都不知自己在說甚麼。

如果我有幸遇上霍金,我會看見一個天才。如果霍金看見我,他會看見千萬顆物理學微粒,堆成一個人形。

很多小孩子喜歡讀科學,原因與霍金無關,原因是學識科學,小孩可以無須聽爸媽的話,爸媽多數不是科學家,或者即使爸媽是科學家,他們的訓話都不會太科學。

OMG不再是Oh My God的縮寫,霍金認為宇宙起源來自大爆炸,而大爆炸的原動力是地深吸力。從今,OMG應該代表Oh My Gravity。

據說,上帝花了七日創造天地連休息,霍金的版本是宇宙的形成只須瞬間。我關心的是,星期可否縮短一兩天,讓我有多點假期。

我永遠都不明白,為何有人可以憑計數可以追查到天地之開端,但天文台連明天的天氣是晴是雨都算不準?

2010/10/03

間接

威士忌的釀制方式很間接,有別於啤酒、紅酒、米酒其味道主要來自原材料,你是甚麼造出來的就應該是甚麼味道,威士忌則不然,它的味道有八成是來自盛載它的木桶,甜、苦、果味、果實味等都是因為酒在木桶內吸收木桶的原素而得來。我不能想象自己將一件傢俬放入口腔,但飲威士忌原來就差無幾。間接,還未算,木桶的不同,酒味自然不同,而蘇格蘭人喜歡用別的酒種用過的易手木桶,借用其他酒類的味道,為威士忌添色彩,情況就像鄰家有個乖孩子,你希望多邀請他到來與自己的孩子玩,希望籍此感染自己孩子,變乖。最近我飲的Glenfiddich十五年陳,經過先後三種木桶的培養,制造美國波本酒用過的木桶,帶來甜味; 載過西班牙些梨酒的桶,添上果香,最後是新的橡樹木桶,供給果實味道。配合本身的麥芽味,結果是豐富厚重的佳釀。英文有句話形容人的: blunt to the point of rudeness, 太直接可能變成無禮。我想,原來待人接物和造酒一樣,間接點可能更令人舒服—些。

2010/10/01

帶你看風景



聽說每個女兒都是爸爸前世的情人,是嗎? 我不懂,不過,隨著阿甜漸漸長大,體格強壯起來,我們多了帶她出街玩。到處逛,這個我想倒有點像初初拍拖。之前,一起乘坐渡海小輪,明明可以坐地鐵的,偏偏要坐船,為的是吹吹海風,欣賞一下海景。暫時未曾帶她到海洋公園去看水族館,沒問題,到酒樓飲茶,趁機帶她到養海鮮的魚池,那裡一樣有海洋生物給你看個夠。今日繼續有驚喜,上山頂玩,先到山頂餐廳吃個貴夾唔飽的午餐,然後環繞行人徑走一個圈,鳥瞰維港,再到老襯亭吃乳酪雪糕。與拍拖不同的,是過程中大多數環節,甜甜都只有看的份兒,吃和行都是爸媽包辦,但第一次上山頂,看見各式各樣的事物和人物,應該算是一個難忘的一日,對爸爸的印象,大概加了幾分吧! 甜甜平時親媽媽多過爸爸,我是要惡補的一個。

今日,天高氣爽,行山的季節又來了。

阿凡達、鐵達尼號

最近看了阿凡達,發現自己很久沒有看到一套戲如此的爛,對上一套是近十多年前的鐵達尼號。兩套都是大導演占士金馬倫拍的。先說阿凡達,劇情老土,炒二十年前的與狼共舞。都一樣講侵略者當中的,一位年青人同情被侵略的一方,之後歸順,反過來對抗侵略者。與狼共舞拍得早、有創意,而且較真實,講美國人打土著,而不是打外星藍色人。阿凡達片長二個半小時,我看了頭半小時已經猜到其餘的劇情。還有,太幼稚,自我中心得像小孩子,當然這是一部動畫,但我總聽到大人說這部戲怎樣意義深長,為什麼那位青年相信,並竟然證實了自己是傳說中的英雄呢? 幼稚,可以說是阿凡達和鐵達尼號的共通點。鐵達尼號的問題在於,將一個puppy love的故事,說成是至死不渝。由puppy love到至死不渝,中間有個很大的缺口,導演沒有交代。導演大部分時間是講一個乳臭未乾的少年,低下階層,被一個上流社會,而且充滿成熟風韻的少女吸引,驚嘆她何等的"astounding",這可以說是少年對性的好奇,頂多只能算是puppy love,用了95%時間說puppy love故事,到最後竟然是精武門、陳真式的、以大局為重的了斷。如果看阿凡達,我寧願重溫與狼共舞,要看puppy love,我會再看Great Expectations,至死不渝的,我首選我的野蠻女友。

2010/09/30

便祕

我喜歡將觀察比喻為吃飯、思考比喻為消化,寫網誌於是無可避免地等同拉屎。觀察和思考每天都做,像吃飯和消化一樣。近日也如是,不過拉屎,即寫網誌,就是間歇性的。因為太忙,連續幾天沒有寫 -- 我便祕了。腦裡谷著大堆想法不得其門而出,像便祕一樣辛苦。那麼,我正在寫,不是好了嗎? 不,這段不成文章,我只是在放屁。

如果有讀者看了以上文字,感到被褥,來看是看我的排泄物。請不要嬲,聽說世上極品咖啡豆是取自麝貓糞便,排泄物好不好,視乎情況而定。

2010/09/23

復甦預期與漢堡包

每次聽美國專家分析經濟復甦的預期,我都想到麥當勞裡,掛得高高的餐牌,餐牌上印有亮麗的照片,顯示各式各樣的漢堡包,一個個肥大飽滿。可是,實際上可以在店裏買到的包,其相貌又是另一回事。起初幾次光顧,客人可能有點失望,照片美化一下無可厚非,不竟人家都是做生意的,但形象和現實真的相差得太遠,令人難以接受。話雖如此,我們還是忍受了。十多年前有套電影叫Falling Down, 由米高德格拉斯飾演的神經質白領,走到一間快餐店,看不過眼這個做法,與職員鬧起來,嚷著要一個與照片一模一樣的漢堡包,職員當然做不到,催化了這位白領在街頭到處開槍,以宣洩不滿。電影的矛頭指向腐敗的都市生活,但如果看得闊一點,我想,應該說是美國文化主導的都市生活才對。美國人大多是天生的樂觀派,他們相信明天會更好,愛聽美麗的預言,那怕是美麗的謊言。

2010/09/21

黑仔

時常聽人說: 我今天佷黑仔。我從不說這個,不表示我特別好彩,相反,不說的原因是我差不多每天都黑仔,不用多說。每次排隊等銀行櫃員機、超市收銀,我排的一條隊都是最慢,在街上每行到一個交通燈位,都是轉紅燈不得橫過的。不是我想得太負面,連我太太也察覺到我這個特點,她的解釋是: 我腦震波太強,影響了周遭的事物。同一部電腦,她用沒有問題,我用就不聽指領。都是我腦電波太強。

有次我下了小巴,下著傾盤大雨,打得我避無可避,到店子購買傘子,就在付錢的一秒,雨開始減弱,行不到兩個街口,還露出陽光來。我黑仔? 腦電波太強? 我開始找方法去控制情緒,例如,到自動櫃員機提錢,一次過我提二千元,這可減少堤款的次數,等於減少等候時間。還有,在超市,我亂選一條隊去排,然後刻意忽略其他隊伍的進度。電腦不聽話,就拿本書看看。不去計較太多,反而令自己得益。有約會就早十五分鐘至半小時出門,有重要工作就做百二分準備,唯有是這樣。

今晚,經過十二小時高壓工作,我找了間酒吧輕鬆一下,那間酒吧標榜有二百支不同品種旳威士忌,坐在吧台,我先後點了幾款常見的品種,那個酒保都通通找不到,可能是因為店內有太多,最後不想為難酒保,叫他做了個簡單的rusty nail 雞尾酒。選擇太少又嫌太單調,太多又找尋不到適合的。到這個時段我不想說太多理論,只知道這就是生活,別計較會快樂些。

2010/09/20

Rosemary新聞價值

名模Rosemary在拉斯維加斯,因藏毒和撞車不顧而去被捕,事件受到香港傳媒廣泛報導。年青少女,有大好前程,卻如此墮落,是一件值得關注的新聞,可是,傳媒並沒有將焦點放在她犯的事,反而將焦點放在那張Rosemary被捕後所拍的照片上,將照片放大,登在頭版。照片顯示她憔悴的面容,我第一眼看根本認不出她,不單只本地報章如此,連南華早報也一樣。我第一個反應是,有冇攪錯,重點應該是她所犯的罪行,而不是貪看明星的狼狽相以滿足讀者是憎人富貴、「你都有今日」心理。再想深一層,發覺這件事最具新聞價值的地方,並不在於那些毒品,或者車子撞毀了的東西,而是對一個個人形象的摧毀。當然,傳媒在這方面參與其中,令損害增大,新聞價值得以提高,就是將之無限複製,將這個個人形象的摧毀以倍數增大。試想,假如Rosemary撞爛了十輛車,傳媒不可能令她撞爛第十一輛。不過,至於個人形象的摧毀,在傳媒看來,這是舉手之勞,放照片上頭版的這個新聞,就像將混有梳打粉的麫粉放進焗爐,自動發大。

2010/09/17

機會成本(進階)

前天寫財經ABC,想想財經熱門詞彙,好友Foster提議,O 應該代表opportunity cost 機會成本。這叫我想,機會成本何以這樣重要。 大概是因為機會成本是一件有趣的東西,經濟學初班必讀。再想,它不單只有趣,簡直是有趣得不能言喻。假設我到茶餐廳吃早餐,成本是二十塊錢,好,那很簡單,吃完,付錢,便走。不過,等等,還有一個成本要計算的,就是機會成本。如果我不吃那個早餐,睡多片刻,刊能我就不會累,不累就不會計錯數,連累公司輸了一億元。換句話說,即使早餐成本是二十塊錢,它的機會成本遠高於二十元。

還有,如果我放棄了早餐,除了睡覺,仍有很多事情可做,包括跑步、閱讀、早點返工等等,每樣都有其效益,有其機會成本,即是說,機會成本除了有機會很高,而且項目可能數之不盡。如果我是基金經理,我買的股票的機會成本往往高於實際成本,原因是永遠有更好的選擇是我錯過的。如果我是單身,追女仔固然要成本,買戲票、吃飯買單在所難免,更慘的是永遠有機會成本,可想而知。

我做每個決定,都有很多很多機會成本,而且無法預知,可能是很高很高。最後,最教人氣餒的,是機會成本從來沒有一個確實數目,可曾見過茶餐廳的餐牌上寫到:奶茶售價10元、機會成本11.5元呢? 我未見過。機會成本的實數,別人無法告訴我,連我自己都不知道。不單只買之前不知道,享用的時候,以至之後很久很久,都沒有頭緒。

那麼,究竟我在說著的,是甚麼? 我在講機會成本嘛,機會成本就是機會成本嘛。

2010/09/16

拿度效應


有人叫它做蝴蝶效應,也有人認為是迷信。不過,一直以來,人都喜歡尋找股市和很多不同事物之間的關係,包括家中養的金魚是甚麼顏色。雖然聽來有點不可思義,但有時這些東西比專業分析還準,真的信不信由你。以上資料是由好友Cheung提供,他認為網球手拿度是股市克星,他贏波,股市便倒楣。拿度剛剛又贏了多個大滿貫,Cheung認為是沽出訊號。無論這個預測是堅定流,我覺得將網球賽事和股市掛勾很有新意。然而,我須替Cheung申報利益,他是費達拿迷。

2010/09/15

財經ABC (下)

N for Nadal,由好友Cheung提供,他認為,自從網球手拿度贏得世界第一,對世界的運行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導致金融和經濟陷入衰退。他相信,經濟真正走出谷底,要等到拿度走下岥才會出現。
O for oil
P for PIGS,歐豬四國
Q for Qur'an,絕無褻瀆或抽水之意,純粹想到可蘭經所代表的伊斯蘭世界是金融的重鎮。
R for renminbi
S for Soros
T for Tata,印度企業
U for unknown unknowns,這是指做經濟預測時,我們連自己不知道甚麼,也不知道。
V for VIX,恐慌指數
W for Wen Jiabao
X for Xiaochuan, Zhou,周小川
Y for yen
Z for zeros,天文數字尾巴的好幾個零

2010/09/14

財經ABC (上)

A for Apple
B for Ben Bernanke
C for China
D for double dip
E for energy
F for foreclosure
G for Google
H for Hindenburg Omen
I for iphone
J for jobless
K for (I'll) kill you later
L for Lehman Brothers
M for Madoff

2010/09/13

回家路上


周日過海探望甜甜外公外婆,經過半天的遊歷,兩母女回程途中,在巴士上睡著了。阿甜伏在媽媽懷裡,好像感覺很安穩。車廂內光線微弱,主要靠窗外照進來的下午陽光。巴士緩緩地開著,沒有驚動她們半點。

2010/09/12

酒樓等位


酒樓總予人耀目的感覺,一家大細來飲茶,小孩子到處走,是少不了。位候座位處擺好一排排的椅子,侍應們都穿上鮮明的制服。

等位期間,有個小朋友無聊地在座位旁邊兜圈,我拿起手機準備拍照,被他發現了,他於是躲藏起來,跟我玩捉迷藏。

2010/09/10

荷里活經濟學

單靠售賣門票,美國的戲院一定虧損,食糊原來靠賣汽水和爆穀。某程度上,這影響了戲院選擇播放的片種。青少年最愛吃零食,戲院就播青少年喜歡看的影片。戲院座位旁邊的杯座,被業界公認為多年來最偉大發明之一,原因是杯座可以讓觀眾們放下手上的汽水,在影片播放中途遏一遏、再買第二桶爆穀。

青少年觀眾對製片商亦很重要。自從電視廣播在六十年代興起,到戲院看電影的人數銳減。吸引觀眾入場,製片商花錢在電視台買廣告,而透過電視廣告最有效吸引到的觀眾群,就是青少年,原因是他們看電視的口味較為單一化,都是在同一個時段看同一個電視台。再者,青少年也喜歡購買電影相關的產品,例如遊戲軟件,可知道票戶收入,只佔製片商收入的二成,其餘的是售賣光碟、電視轉播權,以及商品版權收入。

青少年是製片商和戲院的最大服務對象,我最近自的一本書Hollywood Economist這樣說。難怪近年的荷里活製造,多是以科幻和特技為主的電影,影碟店貨架上的,不是怪獸大戰,就是卡通動畫,娛樂性豐富,內涵不足,合我脾胃的劇情片愈來愈少,像Up in the Air (直上雲宵) ,是沙漠中的綠洲。

2010/09/09

打到老外變豬頭

由經典的李小龍電影,以至近年的葉問,三十幾年以來,所有宣揚民俗意識的電影,都有一個共同的情節,就是打到老外變豬頭、打到日本仔落花流水。日本仔角色可以找中國人扮,樣子差不多,而且省錢省力。至於老外,中國人扮不成,總要找個真的。每次看著這些老外被打,覺得好玩之餘,也十分敬佩這些演員,他們拋開歷史成見,專業地演活角色,而且個個都演得很投入。通常,老外變豬頭,要經過指定的橋段,首先,他要驕傲自大,看不起中國人,然後被我們偉大的武術家送幾拳正著的,他要表現得十分驚訝,What the hell, you Chinese pig! 繼而發火。這一發火,在觀眾來看,是會提供更多機會給武術家表演。我真的很尊敬這班演員,做民族英雄固然勁,但如果沒有這班丑角,又怎顯得他們勁。幾十年下來,這類電影共有上百部,即是說,至少有一百個這樣的老外,他們聚集起來,可以成為一種另類文化。甚至,電影頒獎禮可以考慮頒個獎給他們,不,最好是諾貝爾和平獎,表揚他們對緩和民族仇恨的貢獻。

2010/09/08

葉問調位

看過葉問系列三套電影後,不禁驚嘆港產電影的靈活變通,由幾個演員在不個的章節裡飾演不同的角色,當中關係錯綜複雜。嘗試將自己代入主角葉問,我鄉下的詠春師父死後,三十年後,我會再遇見他,他變成洪拳師父,居住香港。我師兄死後,廿幾年之死,我又再見他,他變成了外江佬,來我處找我比武。上一集是我父親,下一集變成我同行,茶餘飯後,被我打個落花流水,我完全識不出父親來。少年時的我,元神出竅,上了另外的年青人身,分別做了那個外江佬和洪拳師父的徒弟,並一改沉實的個性,周圍打架。現實中的我,兒子在戲中做了我的師叔公。真複雜,誰說中國人拍不出潛行凶間式的局中有局的電影呢?

2010/09/07

陳泗記、蘇永康

從前,中環陳泗記毗鄰是一間唱片店。光顧大排檔,同時聽音樂,不用經濟學者解說positive externality,也知道好。有次,我們一家人到來吃午飯,先父對正在播放的歌感到莫名,問: 誰唱歌唱得這麼難聽? 是蘇永康。越問越傷心~~,先父模仿蘇永康的唱腔跟著唱,故意醜化之。他的滑稽哄得我們哈哈大笑。知道我喜歡蘇永康之後,他一再重申,世上怎可能有人唱歌唱得如此難聽,能當起歌星來。吃罷,我到那間唱片店裡,二話不說,就買那隻大碟,他氣得沒話說。

現在,陳泗記原址已變成地盤,那個舖位已變成了便利店。

2010/09/06

靠自己

昨天看著阿甜學爬行,她早兩個星期已學會伏轉,現在伏在我床上,望著深愛的毛公仔,開始有意識向前,是媽媽故意將公仔放遠些,考考她。我看著她亂抓,纏到床單都亂七八糟,始終沒有寸進,有時還不由自主地向後移,我在旁觀,可是愛莫能助,說真的。當然,我可以抱她過去公仔那邊,這樣就沒有意思。好了,那麼我嘗試幫她爬,幫她爬這個工作原來是非常困難的,怎樣幫呢? 先上手,還是腳呢? 手腳是怎樣協調呢? 腰部又應怎樣配合呢? 幫不到,甜甜只有靠自己。對,無論父母怎樣教,成長過程之中學到的,大部分要靠自己,連簡單如爬行動作如是,其他的又怎會例外呢?

2010/09/03

誠品來港

誠品書店來港開業,對於三聯、天地以及Page One都是好事。記得當年全球咖啡連鎖店星巴克開張,很多人擔心地道的Pacific Coffee會受到競爭威脅,甚至被淘汰。實際上,Pacific Coffee不但沒有結業,反而分店愈開愈多。星巴克的來臨,確實是搶走了一向光顧Pacific Coffee的客人,它帶起的咖啡文化卻同時擴大了整體的市場,惠及Pacific Coffee。至於書店,擴張的空間可能更大。

港人買書少,閱讀更少。每年一度的大型書展,確激發了很多人的購買慾,在熱鬧的氣氛下即興購買,但書本買下來,熱忱冷卻之後,很多人就受到其他新鮮的事物吸引。即使日常營業的書店,也不在乎你閱讀與否,只希望你買。他們都將書本陳列得美輪美奐,目的是吸引客人去買。很少書店設有舒適的環境以供閱讀,更有不少書被膠紙封起,不得翻閱。在台灣誠品成功之處在於他們鼓勵閱讀,地方舒適,而且每日營業時間長,任你打書釘。

將閱讀文化帶來香港,先令客人愛上閱讀,再引他們掏腰包亦未遲。光看不買怎麼辦?唱片連鎖店HMV來港開業的時,很多人有類似的疑問。HMV店內設有多部唱機供客人免費試聽熱賣唱片,當時看似賣大包,到今日,仍然生存的唱片店所餘無幾,HMV是其中一間。

2010/09/02

神奇十五倍

我做過幾個頗為認真的市場模型,預測恆生指數的走勢,都經不起現實的考驗,測不準。唯獨有一個仍用得著的,是一個很簡單、簡單到沒有人靠販賣它幹活的模型,它不理會利率、通脹、經濟產出、匯率,或者企業盈利增長等因素,只用一個數字,就是市盈率,並非預期市盈率,是往績市盈率,一個客觀的實數。這個所謂模型告訴我,指數整體市盈率,幾十年來,都在十五倍上下徘徊,高過十五倍,就是偏高,低過,就是偏低。最近讀報,無意間發現,原來美國標準普爾五百指數的平均往績市盈率同樣是十五倍。真神奇,美國香港相距這麼遠,會計制度又不一樣,而且指數所表示的企業、所屬的行業都是兩回事。可能,個別企業的市盈率有很大的分別,但匯聚起來,平均化了,就是十五倍。這個現象是數學上難以解釋的。

美學上有黃金比率1.618比1,以這個比率構成的圖畫是最耐看,為何是1.618比1,而不是3比2或者16比9呢? 天知曉。十五倍會否是另一個大自然特定的比例呢? 我在網上搜尋「十五倍」關鍵字,得出的結果是: 提神飲料含咖啡因等於可口可樂十五倍,另一結果是: 阿里巴巴網頁上,有人出售十五倍變焦相機。維基百科則沒有特別解說十五倍。

我自己的一個很無聊的猜想是,十五倍本身沒有意義,它只是另外兩個重要的倍數的中間數: 十二和十八倍。十二和十八可能是個看來較更重要的立足點。有次,公司有位同事寫了個powerpoint簡報表,發現共有十七頁之後,他決定要加一頁,即使是沒有要點的一頁,我問他為何,他說十八頁較為完滿。

2010/09/01

選擇

選擇是好是壞呢? 傳統經濟學告訴我們選擇愈多愈好。金融時報推介的新書Choice,對心理學有研究的作者則認為,我們寧願別人替自己選擇。我想,作者又有點道理。品牌、明星、評級通通門面上的東西,他們的存在價值就在於幫我們選擇買哪支洗頭水、看哪套戲,以至買哪瓶紅酒,進哪間法國菜館等等。要自行選擇嗎? 可以。你冒必要自己研究洗頭水的化學成份、閱讀多份影評,以及找多個朋友問清楚。生活上很多瑣事有太多選擇,我們沒法一一理性分析,莫說我們有這樣豐富的知識。當然,我們還有餘地去選擇喜歡哪隻品牌、哪位明星,以及相信哪個評級,如果可以的話。

2010/08/31

迷失於夢中

最近自覺有點遊魂,可能是聽得多Paul Motian的Lost in a Dream。一直以為爵士樂一定要有低音提琴,原因是它不但帶來節奏感,可讓我跟著節拍搖晃,還給我一種踏實的感覺,事實上普遍的爵士樂三重奏都包括低音提琴。年近八十的爵士鼓手Paul Motian告訴我,省卻了低音提琴的爵士樂,又是另一番感受。最新同名大碟收錄了三人組合在紐約一間爵士樂俱樂部舉行的小型音樂會,沒有了低音提琴塾底,感到一片虛無,Motian的拷擊效果加添懸疑氣氛。如果用Lost in a Dream作為電影潛行凶間的配樂,相信會有不錯的效果。我聽著歌曲,腦裡重溫潛行凶間的片段,實行自製音樂錄像。碟未的幾首歌鼓聲較重,Motian迷大飽耳福,我倒跟不上,實在太迷幻。網上找不到Lost in a Dream,找到Paul Motian的,是另一些歌曲,也不錯

2010/08/30

甜甜

未向你介紹我的女兒,阿甜。謝謝好友Losinar給她拍照。

家的辦公室

中文報紙有蘋果的溫敏尼,英文有金融時報的Lucy Kellaway,都是輕鬆說說八卦事的專爛,為嚴肅的財經新聞帶來新氣。我不太喜歡讀Kellaway,她說是多是廢話,但是有時又能找到有趣的話題。像今日,她說愈來愈多人喜歡將平日在家中做的事,帶回辦公室幹。對,最簡易例如吃早餐,早上九時半,我公司的同事都在吃早餐。莫笑人,我自己更誇張,以前與同事在公司內踢毽子。現在有種植物,當然還有上網玩Facebook等等。公司太沈悶了,我在桌上擺放了赤柱買的油畫、先父寫給我的毛筆字,還有大大個裝餅乾的玻璃樽。如果不影響別人的話,我甚至想養缸金魚。全都是為了營造家的感覺,讓自己輕鬆一點。

2010/08/27

Terroir

紅酒對很多人來說是藝術品,我總覺得紅酒是一門地產生意多於一切。他們弄的評級,通通是授予某片指定的葡萄園,儘管你培植同一個品種的葡萄,或者以同一間公司品牌推銷,只要不要在那片獲獎的田園上種出來,你的產品就得不到同樣的評級,推出市場售賣,價錢便差得遠。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這不是地產生意是甚麼? location太俗氣,法國人愛講terroir。看介紹紅酒、推崇生活品味的電視節目,我不禁佩服法國人的生意頭腦,每個地方都有特產,我國多的是,何以法國人能將自己的特產的價值發揮得淋漓盡致,說成是高尚情操,玩階級分化。縱使在七十年代一次掩眼測試中,法國紅酒高調落敗給美國加洲,幾十年來仍然地位不倒。

最近,與好友老麥,一邊嘆茶,一邊胡扯,說到中國茶夠有極品,當中又以普洱最湛玩味,發酵過程長達幾十年,其欣賞價值大抵不下於紅酒,有些陳年珍品賣得很高價錢,但缺乏有系統的推廣,始終打不進市場主流。老麥說,普洱是近十年才市場化,此前,種類並不多。現在開始發展普洱市場,要做到紅酒般亦有難道。高檔的普洱要經過十至廿年發酵,不單只時間長,而且品質好壞很難控制,更重要的是,新鮮普洱在發酵之前,是單一化的低價商品,甚麼土壤、那處出產無關重要。換言之,普洱沒有terroir因素,攪不成地產,自然很難炒得起。現在炒高的,主要是少量年陳歷史長的。

孫中山是誰?

我對國父孫中山的認識,僅限於他發動革命推翻滿清,曾經逗留香港和澳門。最近讀一本他的傳記,法國學者白吉爾著的孫逸仙,才知道原來他是個基督徒,他年少時到夏威夷,由哥哥照顧,他出生的地點叫翠亨村,哼,中環有間酒樓同名。一個無權無勢的人,又不是軍人,憑甚麼推翻幾百年的政權呢? 誰有興趣聽從他的指揮呢? 這些都是我有興趣了解的問題。原來他行醫經歷很短暫,他勾結三合會,即是黑社會。他初期的起義,參與人士有七成是三合會人士,另外三成是教友。在倫敦被中國領事館拘捕,吹噓自己是中國反對黨領袖,而當時他的地位遠不及此。他依靠日本人,企圖以日本協助起義。日本人、英國人、基督徒、三合會通通利用他,他又巧妙地反過來利用他們以成就宏圖大業。百日維新的康有為輕蔑他,認為他是個投機者。這一切,對我來說都很新鮮。這本書所描述的孫中山,可能與我們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有多少出入,可是,一個真實的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在他初出道的時候,總要靠鑽空子、打擦邊球來發為,這個我覺得沒有問題。對於國父,已很少人提,我知道的實在太少,所以要惡補惡補,現在只讀了一百頁,比八卦周刊更富娛樂性。

2010/08/24

氣憤難平

香港政府應該做的,是派遣一個調查小組,成員包括警察特種部隊高層,去菲律賓調查當地警方處理昨晚的騎劫旅遊巴事件有沒有失責,妄顧港人的生命安全,而並非由曾特首帶頭,玩服裝遊戲,人人脫下領帶,裝模作樣,議題糾纏在善後工作、包機何時抵步這些問題之上。政府有責任保障人民的安全,包括用外交的手段,保護身在外地的人民的安全,負責任的政府一定為事件追究到底,以為遇難者和他們的家屬討回公道。

2010/08/23

北愛 --> 台灣

有朋友即將到台灣做長期工作,我很羨慕。羨慕的,除了是當地的民主自由、悠閒生活以及女生的溫柔,他都通通有機會享用到之外,是台灣的經濟發展前景。我對台灣長遠的經濟發展抱有信心,甚至投資了台灣的股票基金。早前,大陸與台灣簽訂貿易合作協議,降低產品的關稅,這是次要,最主要的是大陸與台灣關係正常化。

這件事令我想到九十年代,北愛爾蘭達成和約,幾十年來一直爭取脫離英國統治、回歸愛爾蘭的北愛分離份子,放棄武裝衝突。這段導致超過三千人死亡的「麻煩時期」(The Troubles)之恐怖,由Daniel Lewis主演的電影「以父之名」(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刻劃得尤其細膩。

愛爾蘭這個島,原居民大多是天主教徒,十六世紀英國昏君亨利八世創立基督教之後,漸漸有信奉基督教的英國人,移民到愛爾蘭,並聚居在北部。到二十世紀初,愛爾蘭獨立,英國保留了基督教佔一半人口的北愛。好了,在北愛的基督教徒,因為有英國撐腰,在教育、住屋和就業方面都有較優厚的待遇,生活較富裕。原居民,對不平等感到怨恨,而且,他們講自己語言、有自己宗教信仰的,固然不願意接受異族統治。到六十年代,美國的民權運動漫延至北愛,引發示威、暴動、游擊戰,「麻煩時期」就此降臨,在恐懼之下,經濟蕭條,失業率高企。

直到九十年代,在美國的推動下,英國放棄部分管治權,北愛達成和約。從此,外來投資激增,就業改善,與鄰國愛爾蘭的貿易也日益頻繁。這一切,與今日的台灣有何關係呢?

台灣說閩南語的原居民,好比北愛的原居民。台灣的國民黨以及在國共內戰時期跟隨國民黨移居台灣的大陸人,好比北愛的基督教徒。陳水扁統治時期,是台灣的「麻煩時期」。大陸與台灣的貿易協議,就像北愛和約。我預期台灣在未來幾年,投資增多,經濟有一番新景象,亦祝願我這位好友一帆風順,甚至建議他自置物業,可能有不錯的回報。

2010/08/16

中國發展

中國應該發展甚麼經濟產業呢? 博客每個人在其網誌「思想花園」上問了這個值得每個人思考的問題。每個人希望將中國投放在地產業的資源,撥給更值得發展的地方。我想好幾天,今晚洗澡時,想到這個: 地產業蓬勃,是經濟發展初期的必然現象,有別於一般消費產品,地價反映的,不是現在的市場供求,而是未來至少二十年的租值,土地就像一部時光機,一下子將未來的改變呈現在眼前。政策固然有影響,但今日中國的秀麗前景,是帶動地產發展的主力。投入地產業的資源,拉也拉不走,拉走了,很快又再回來。直至到有一天,期望超出現實,地產的資源才會走。

現在帶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除了地產,還有基建。基建是支持經濟發展的重要元素,不可能是長遠的發展方向,沒有實質的經濟活動支持,多建的鐵路、港口,只會被閒置。一間店舖開張,前要裝修好,基建對於中國來說也如是。另一個經濟增長動力是出口,出口亦不可能是中國長遠方面,道理很簡單,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還有哪個國家的進口市場能養起更大部分的中國呢?

同樣道理,中國也不可能仿傚亞洲四小龍,專注發展某行業,個別城市還可以,如上,沒有市場能承接。整體來說,一個大國的發展應該是四平八穩的。

我想,教育是中國最需要發展的,目標是取代美國,成為領導世界學術的國家。中國已有好幾間企業晉身世界巨企之列,但有多少間大學有這個地位呢? 當然,這些公認的排名評審,都是美國人主導的。教育的好處有三方面: 第一,培養人才,我看似在回應每個人的問題,其實,我是將問題轉讓,留待未來的中國人回答。教育要全面,讓人民能掌握多方面的知識,魚翁撒網撒得闊,收獲自然多。

第二,教育可以創造商機,教文學,欣賞文學的人多,文學作品便有需求; 教音樂、電腦、科學也一樣能創造市場。第三,市儈之外,學習本身是一種享受,是每個人都嚮往的一個活動。提升人民的快樂水平,是在過去幾十年,努力建設國家的人民,以及他們的下一代應有的回報。

教育是一個很長遠的發展,正正是因為要待久才見成效,更需要及早開始發展。

開瓶費

開瓶費是討厭的費用,光顧食店,吃東西固然要付錢,加一、小費也無傷大雅,唯獨是開瓶費最不合理,根本不用成本,酒是我自己在外面買來的,我不介意自己開瓶,最多要他多洗幾隻杯子。一般食店盛惠一百至百五,幾近等同路霸收過路費。當時,他們希望說服你喝店內有售的餐酒,那些標價比來貨價高十倍,也變相包括了開瓶費。更令人氣結的是,如果你與樓面經理熟落一點,那開瓶又可以是免費的,這反映了事實上開瓶費是用來搵笨的。有間在大坑食小菜的食店更厲害,開瓶收二百五十元,賺貴? 如果你在店內買一支,那就免費幫你自己帶來的開瓶。店內最平的一支賣二百六十元,是超市賣六十九元有兩支的澳洲白酒。好了,我買,雖然一樣是掉錢,但有東西落袋,心理上算有一點補助。原來,在不合理的收費上加上創意,表面上以圖合理化之,實際上可以收費更高。

2010/08/15

食痴

順德以飲食聞名,我雖然是順德人,但沒有遺傳到講究食物的基因,倒從鄉下親戚感受到他們對飲食的熱誠,根據我的觀察,順德人有以下五個特質: 第一,講究食物的起點,不是街市或廚房,而是農場、魚塘。一個普通的順德人,可以告訴你吃甚麼飼料長大的魚,味道有何分別。第二,食譜不能四季如一,不同季節有不同煮法,例如手打魚肉冬至前後,落水的份量也有不同。第三,手藝,刀法好,能將一塊多骨的魚肉切片,無須起骨,但吃進去不感覺到有骨。第四,對食物的專注度,相信順德人是非常高。每次回鄉,親戚都帶我們到佈置最簡陋的菜館,有次甚至到一條嗅渠旁邊,露天地方吃,服務態度不用多說,不過,那裡我吃到畢生難忘的魚鮮味。四周都是骯髒的,唯獨是食物清潔無比。順德有很多華麗的菜館,服務態度很好的,本地人不愛光顧,他們不在乎那些,對他們來說是枝節,目光只放在菜碟上。第五,進食時間長達幾小時,小時候,跟先父回鄉,沒甚麼事幹,由早到晚只有連續不斷的飯局,最近我回鄉,也是一樣。吃到飽,喝喝啤酒,然後再點多一兩味。對於順德人,食是共同興趣,聽說有次,有位長輩過身,葬禮過後,中國人都有擺英雄宴的,都是至親的來吃,而且多低調進行。順德親友為那位長輩擺的英雄宴延開四十席,大有乘機大吃頓之嫌,事後令大家津津樂道的,是那味燉水魚。

2010/08/10

不是雜談

中國早前發行國庫債券,年期是長得驚人的五十年,據聞美國以前也有發行這樣超長年期的國債,現在通行的最長年期是三十年,中國的舉措,最合理的解釋是,為了建立一個利率基準,讓私人企業貸款訂定利率時,有所依據。可是,我想,有甚麼企業的投資,其回報期會長達五十年呢? 大部份投資項目都是三五七年回本,即使是公路、機場這些大型基建項目,預算都只不過二三十年。五十年是很長的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都只是六十年,期間經濟環境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了,試問五十年後的世界,有誰可以保證。

我能想到的,唯有一樣投資,其回報期可長達半個世紀,就是威士忌釀酒生意。一般威士忌,三年便可釀得成熟,醇和到淨飲都不至太搶喉的,至少要釀十年。至於那些像藝術品一般放上拍賣行拍賣的、矜貴到連酒瓶都要找工藝師專誠設計塑造的,釀造達五十年。即是,酒廠如果要出品頂級佳釀,為自己打品牌的話,理論上,他可以發行債券集資,來購買大麥、蒸酒器等材料和設備,債券的利率,可以參考政府五十年國債的利率,再加上一定的溢價而訂定,五十年後,酒廠打開酒桶拿來出售便可償還本金。

這般漫長的投資,恐怕只有必須用時間歷煉的威士忌才適用到。一個人由二十歲自立到七十歲,才經歷五十年,換言之,假設在這一刻落實一項超長期的投資,到回報期,決策者很可能早已退休,如果尚在人間的話。做這項投資決定,對這位決策者個人,一點利益也沒有,為何他還要做呢? 蘇格蘭的酒廠,有部分是家庭經營的,超長期投資還可算合理,回報可留給子孫,不過,也有很多是企業式經營的,他們又為何這樣做呢? 是為了延續企業品牌,還是為了釀造出優質威士忌呢? 無論如何,做出超越自己利益的事,在來我說,已經是祟高的情操。從這個角度看,威士忌的年歲,盛載著一份能耐。

股票市場上,有這樣的情操的投資者很少。股市整體的市盈率,歷來多在十二至二十倍之間徘徊,為何不是五十至一百倍呢? 普遍說法是,市盈率與利率有關,二十倍等於每年有百分之五的回報,很少,較持有穩陣的債券,持有二十倍市盈率的股市,回報不足以彌補多冒的風險。對於上述有關市盈率的問題,我有另一個解釋,與威士忌有關? 些少吧,市盈率的另一個意思,是該項股票投資需要多少年回本,購買了二十倍市盈率的股市的話,投資者需要二十年回本。推論之,五十倍市盈率,代表要五十年才回本,有誰待得那麼久? 即使是專業的投資者,例如基金經理,到時已一早退休了。五十年的確超越了一般人的認知範圍,就像冥王星一樣遙遠。

不過,對年月的認知,會隨著人的成長而加深。不談五十年,簡單談十年,年輕時,只會想今天,連明天也覺得很遙遠,明年已經給你做特首。今朝有酒今朝醉,怪不得年輕人,他們自懂事以來,又經歷過多少個十年呢? 到我現在,三十多歲,才對十年這個量度單位有多少了解,知道當中可以做到的事,以及可能發生的變化,簡單來說,是知道十年有多捧。飲威士忌的,都是上了年紀的,也許,只有他們才懂得欣賞年月的力量。昨天,收到友人Jason的留言,在祝他新婚愉快之餘,沒料到在我心目中年青的他,也飲起威士忌來。

2010/08/08

生命之水

十八世紀,即是三百年前,威士忌釀酒商多是走私罪犯,原因是當時蘇格蘭政府對威士忌業徵收重稅,令大部分交易走進黑市。以免被官吏發現,蒸酒運作都在夜間秘密進行,有威士忌在運輸途中,甚至被藏在官材裡,掩人耳目。這樣情況維持了一個世紀,至十九世紀才改變,政府降低稅率,威士忌工業迅速發展,當時的威士忌多是單一麥芽,即同—間酒廠以大麥釀造,各家酒廠旳出品有各自的風格特色。後來,有人發明了流水作業式大量生產的方法,成本銳減,但品質差劣,於是又有人想出,將不同酒廠以及以不同穀物釀造的威士忌混合起來,取長保短來提高品質,混合式威士忌就此誕生,由於價錢大眾化,加上粟米成份令味道較甜,混合式威士忌受到廣泛歡迎,這就是今日我們常見的威士忌,包括Johnnie Walker和芝華士。

不過,單一麥芽仍有捧場客,最為我們認識旳品牌是麥卡倫,你未必飲過它,也大概在報章上讀過有關拍賣行以天價售出它五十年陳的佳釀。在十九世紀,一位經驗豐富、擔任過麥卡倫及多家大酒廠主管的蘇格蘭人,創辦了Cragganmore,據說蒸酒用的器具是他親自設計的,釀造出來的酒,品評家認為味道複雜。前天,我有幸品嚐Cragganmore 12年陳,發現用複雜來形容太過中性,簡直是妙不可言。由上次飲Highland Park開始,我對威士忌產生興趣,上網找資料,讀評語,究竟是我的中年危機泛濫,抑或是懷舊駒使呢,我不知道。這種蘇格蘭人稱為「生命之水」的玩意,確為生活增添一份情趣。

2010/07/24

潛行凶間

今天到油麻地看電影,遇到偉仔。白色短袖恤衫配牛仔褲,入座後在旁邊放一支寶礦力,梁朝偉真人,較電影上的感覺更斯文。看的戲是迪卡比奧的潛行凶間,名導演Christopher Nolan作品,令人期望很高。講述一個專潛入人的夢境竊取秘密的小偷,如何在一次行動中解破自己的心結。節奏十分緊湊,極盡觀能刺激,可惜劇情太過複雜,夢中有夢,加上太多疑幻疑真的規律,例如夢中一小時等於現實十分鐘,令人跟不上。不過,有一個橋段很有趣的,要知道自己是在現實還是發夢,方法很簡易,只要問問自己是從何處來到身處的場景,如果答得到,自己就是在現實,答不到,就是在發夢,原因是在夢中,場景與場景之間是不連貫的。說來也是,這個方法大概可以代替了傳統的方法 -- 你給我一巴掌,看看我感覺不感覺到痛楚。散場已不見了偉仔踪影,經過士多,我買了一支寶礦力,真的容易受人影響,又還是甚麼潛意識效應。

2010/07/21

史上最強

有別於教人一步登天的其他大部分投資書籍,Gregory Zuckerman的The Greatest Trade Ever --「史上最偉大交易」說出投資成功有多難。首先,你要知道身處於市場周期的哪一部分,這個看來很易,實在很難。後事孔明容易,身處其中,實在有太多聲音和資訊,在2007前美國樓市見頂之前,連當時的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都說樓市沒有問題。

第二,找到可供利用的投資工具,即使你知道樓市將會爆破,一定要有適用的工具,書中的主角John Paulson原本是位基金經理,其基金專門投資涉及拼購重組企業,不熟識地產,即使他察覺到樓市泡沫,也需要經歷曲折,才找到可用以借泡沫爆破獲利的投資工具。你可以沽空股票,但不能估樓。假若Paulson居於香港,信用違約掉期合約不夠流行的地方,可能只會眼見預測成真而白白錯過獲利機會。

第三難是,是時間的掌握。太早、太遲也不行。有很多地產專家在Paulson察覺泡沫之前,早已沽空,隨後損手。時間掌握錯了,有太多人喊「狼來了」,又令到其他人對泡沫的存在與否感到迷惑。第四,是最難 -- 運氣。Paulson要是專業投資者,又不太熟識樓市以至太早看淡,他要遇到可用的工具,如果早十至二十年,根本未有類似的衍生工具存在。

最後,最難最難,是堅持,拒絕急於獲利離場。2007年危機初現,人人勸他見好就收,他卻堅持自己的想法去賺更多,這個不靠推彩,要靠自己。

Paulson在2007-2008年金融海瀟期間發災難財,他的基金賺了二百億美元,是索羅斯在1992年沽空英鎊所賺的廿倍,任職記者的Zuckerman,在報章上首次披露這位投資界新星,之後將他的故事寫成這本書。著名作家Michael Lewis在其新著The Big Short -- 「大短倉」也是說同一個故事,我選看了Zuckerman的,原因是他有第一手資料,果然是賞心悅目的作品。

2010/07/17

Amigo

今午和太太到跑馬地雅谷餐廳吃飯,在預定好的窗邊位置坐下,遠眺馬場美景,燦爛旳陽光照進來,令古董裝橫的室內精神起來,食物在陽光的完美光譜下最美,最能激發人類原始的食慾,哈,我懷疑自己有輕微的密室恐懼症才會這樣說。

先來前菜,白汁雜菌巴戟,白汁混和磨菇好和味,薄餅包在外面,作用是封存磨菇的脆弱香氣,和增長整體質感。接著是牛尾湯配法包,我懷疑法國人的牙齒構造有異於中國人,他們的麵包堅硬得很,非常難咬,這是題外話。紅湯,我總覺得金寶罐頭湯是正宗,沒出息的我,只懂將餐廳的紅湯與金寶湯相比,似金寶,就叫做好。這裡的紅湯很好,侍應再即席加上少許sherry酒,令我罐金寶湯進入醇和新境界,借用萬事發香煙的廣告標語。

到主菜,羊肋骨,一點酥味也沒有,嫩滑多汁,如何炮製出這個味道我不知曉,只知道肉類新鮮、高階,買手很重要。至於我吃了源自哪裡的羊,羊又吃了甚麼飼料,我完全不了解。經驗告訴我,在高級餐廳吃個常餐,以最低消費,叫個牛扒的話,太貪,貪心沒有好結果。退一步,羊肋骨就海闊天空。紅酒還可以,送紅肉,它是第二重芥辣。

甜品,在餐廳來看,甜品可能是最低成本,卻又最能討好客人的一個環節。我點的雲尼拿雪糕紅酒浸梨,令我眼前一亮,顏色配親、擺佈十分特別,味道,是甜到入心。最後,奶茶,論味道,當然不及堅尼地城祥香茶餐廳,但侍應的欣勤服務,在我眼前慢慢將熱茶倒進杯子,然後再加熱奶,與祥香德哥的粗聲粗氣,又是兩回事。

食好東西,壞東西,貴有貴吃,平也照樣吞,我想,如果可以細味每個環節,就不至浪費廚師的心血,也不至浪費和同伴的美好時光。今次未能碰見偉仔和嘉玲,可能有點美中不足,下次說不定吧!

兩歲定八十

我未深入了解香港的升學制度,不過從朋友和傳媒得來的資訊,告訴我學制應該是很困頓的。小朋友年紀輕輕,還可算是嬰兒的時間,父母就強迫他們學語文、音樂,更甚之,要他們上培訓班,練習幼稚園入學試的面試技巧。聽到類似的傳聞,我真有點嘔心的反應。壓苗助長的父母都這樣想,要考進好大學,就先得考進好中學; 要考進好中學,就先得考進好小學,如此類推,所以幼稚園的幼兒班,甚至供兩歲小兒入讀的預備班,就成為戰場。一生人的前程就決定於還未懂事的時候。我的一代,選拔入讀名校是到十二歲考學能測驗時; 學能測驗的優點是考生沒有機會準備,純粹考天才。資質高的入名校容易勝任,資質低的也無須承受讀名校的壓力。反觀今日,兩歲甄選其實考甚麼呢? 答案是考父母的社會地位,家庭環境,經濟狀況等因素。這樣,社會的流動性將下降,你的前途決定於你的家境,將來社會就不再是有能者居工,生產力自然會下降。一個成熟的社會,既得利益者鞏固自己的勢力,就會造成今日教育的怪現象。

2010/07/06

貴在中和

由最初看成龍的醉拳到最近看甄子丹的葉問系列,我都有個衝動去學功夫。但始終沒有實現,原因是我怕給人打到變豬頭。我想學似功夫片中的男主角一樣有我講冇人講。對,就是這樣。諷刺的,是男主角總在銀幕上正氣凜然地告訴大家,功夫是用來強身健體的,並不是用來恃強凌弱,但是偏偏到了結尾,男主角都打到對手變豬頭。打倒對手不單只,還要義正詞嚴地說一堆道理,有佢講冇人講,因為別人即使反對也說不出口,早已變了豬頭。就是這一刻最令我嚮往。打網球、踢足球都有勝負之分,勝利者都得到勝利的喜悅和光榮,但這個在我來說未夠過癮。贏了波只是代表你贏了波,沒有其他了,還請緊記和對方握握手,為免輸了風度。打贏了,還有別的東西可以輸? 功夫片不會這樣,贏了,不單只贏了功夫,還贏了道理,贏到盡,相反,打輸了,不單只給打成豬頭,更要變成冥頑不靈的豬頭丙。

2010/07/01

法國人最愛威士忌?

法國是進口蘇格蘭威士忌最多的國家,根據經濟學人雜誌的報導,去年進口超過一億六千萬支。美國屈居第二,西班牙第三。歐洲人的口味我不太清楚,法國人愛威士忌嗎? 不是土產的紅酒和干邑嗎? 怎可能一日飲那麼多種酒。再看下去,新加坡竟然排第四,一年進口大概五千萬支。等等,新加坡人口不足五百萬,豈不是平均每人飲十支? 不是吧,這個統計應該包括了轉口 -- 進口之後轉運到其他地方。法國和西班牙地理位置接近蘇格蘭,可轉口到其他歐洲地方。新加坡可轉口到其他東西亞地區。至於當地銷售多少,單看進口沒法知。

心算星期

今天是星期四,明年今日是星期幾呢? 答案是星期五,我不用翻閱日曆也知道。那麼,下個月的今日又是星期幾呢? 是星期日,又是心算出來的。我最近想出這個很簡單的算術,一早有人想得出,不過我最近才想到,可能有很多人像我以前一樣從未想過。一年有三百六十五日,一周有七天,三百六十五除以七,餘數是一,即一年過來,星期循環了若干次,還餘了一天。所以只要將今日的星期數值加一,便是明年今日的星期數值。跨越二月如果有廿九日,則加二就行。至於下個月今日,做類似的除數,本月有三十日的話,是今日星期數值加二。本月有三十一日的話,則加三。明年七一回歸日有沒有假期呢? 答案是有。下個月今日生日嗎? 要安排慶祝,預知當日是星期幾,也方便安排。

2010/06/28

西西弗斯

贏得今年普立茲獎的歷史書Lords of Finance,講述很多關於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英美德法之間就戰爭賠償的爭議,以及各國的經濟困境。二十世紀初,各國是實行金本位的貨幣制度,每個國家的貨幣供應受到她的黃金儲備限制。1914年戰爭爆發,輿論認為戰爭很快會結束,原因是軍費高昂,黃金很快會耗盡,大家都似乎忽略了,歷來戰爭,沒有人會因為自己銀兩不足而投降,開印抄機就行。

結果,大戰打了四年。戰鬥令法國損失慘重,向英國借了很多錢作戰爭經費,無力償還,英國又向美國借錢,也一樣拖欠下來。一連串的債務要靠德國這個戰敗國買單。可惜德國在戰爭時印抄票過多,引發超高通脹,經濟癱瘓,又是沒有錢。戰時,美國在大西洋彼岸養尊處優,企業有信心投資,經濟蓬勃發展。於是,資金便從歐洲湧入美國,股市泡沫,最後造成1929年股災。到1931年,歐洲的金融危機又觸發美國大規模銀行擠提、倒閉。後來,美國總統羅斯福為了扭轉通縮,在1933年將美元一次過貶值,出乎意料地,將經濟穩定下來。

不少分析將美國經濟大蕭條與現在2008年金融海潚之後作比較,是偏重了美國本土的情況而忽略了國際動態,以及戰爭的巨大影響。就此,作者Liaquat Ahamed在這本書解釋得很詳細。

作者對中央銀行更有精闢見解,他將中央銀行家比喻為希臘神話人物西西弗斯,由於觸怒了諸神而被罰,西西弗斯須要將一塊大石由山腳搬上山頂,看大石滾下來,然後再重複搬,永無止境,自己的成就摧毀自己的努力。中央銀行家也是一樣,他們的職責是穩定物價,利好經濟,但物價穩定和經濟良好正正是蘊釀過份樂觀和投機熱的溫床,最後,導致通脹和經濟亂局,周期循環不息,乃西西弗斯之悲劇也。

2010/06/22

時間是平的

時光穿梭有可能嗎? 我不知道,愛恩斯坦說有,就信他好了。如果你有機會回到過去,你又做甚麼? 我會回到上星期的投注站買六合彩,一定中。不過如果每人有一部時光機,每人都蜂擁地回到上星期的投注站,買同一套號碼,馬會就會破產,無錢賠。返去買股票也一樣,回到一年前買騰訊,單一個人做或者可行,但人人如是,騰訊股價就早被bid高,低位買進的機會消失。我想,如果時光穿梭概念引入經濟學的完美競爭理論,結果會是一個恆久不變的狀態,因為人人都預知未來,可以獲益的機會都會被迅速耗盡。

以前商人可以在海邊城市買鹽,再到內陸地方賣出,賺取差價。全球一體化突破了地域阻礙,不同地方的價格差異收窄,正如著名作家Thomas Friedman所言,世界是平的。同樣道理,時光穿梭突破了時間的阻礙,不同時間的價格差異也會收窄。完美競爭理論說沒有企業能賺錢,不,好彩的話,誰都可以賺大錢。完美競爭理論有很大的破綻,就是沒有考慮時間 -- 未來的不確定性可以為某些幸運的企業帶來盈利機會。如果有了時光穿梭,所有事情都是可預知的,連幸運這個概念都不再存在。盈利更難,到這個地部,平的不單只是世界,連時間也平了。保險業會消失,意外不會存在。世界盃一樣照踢,不過人人都知2010年的冠軍是墨西哥、2014年是丹麥捧盃,等等。政改不會有爭吵。所有事情以至全世界都會變得平靜。

2010/06/21

2+2=?

不知從何時起,奶粉廣告推銷的重點,不再是有益健康,而是能令寶寶學習快人一步,最近有個廣告是這樣的,當老師提出數學題,問小朋友們二加二是多少,有幾個答四,唯獨是片中的主角-- 一位外表十分活潑可愛的小孩子-- 答 : 「2+2=2x2=2平方=4」,他的父母看見了,立即高興得喝采。不是吧!

如果那個廣告的情節是真的,我很想恭喜那對父母,你們的寶寶長大後,一定能成為打工仔的典範,一定會做得好每份工。將一個簡易的任務複雜化,本來可以一步到位,他偏偏要做多幾重,原因可能是為了讓老板和同事知道他有用功,或者知識多,還是其他不知名的原因,總之一頁紙的報告他寫足十八頁。

我想,有沒有一種奶粉可以令我的寶寶爽爽快快地答:「4」? 我就買那種。

如果有另一種奶粉,令寶寶答:「大於3,小於5」,答問題帶你遊花園,那奶粉也應該很暢銷,吃那奶粉大的,能做官。

另一種更厲害,常吃它,寶寶會走到老師身邊,輕輕地在他耳邊答: 「你想我答多少? 我便答多少。」聽說吃那種奶粉專出會計師。計我話,精靈到這個地部,我唯有祝寶寶好運。

升值

美國面對通縮威脅,中國怕見通賬升溫,容許人民幣升值對兩國都有利。美聯儲局已將利率減到接近零,仍未能成功鼓勵企業借款。財赤嚴重,華盛頓自然無法用減稅來刺激經濟。用政治壓力強迫人民幣升值是有利美國經濟方法,原因是當人民幣升值,進口貨價格上升,有助帶動整體消費品價格上升,重燃通脹。一般來說,通脹有利經濟增長。1933年大蕭條期間,羅斯福憑著一次過將美元大幅貶值,啟動通脹引擎。相反,中國也可透過人民幣升值,減低進口材料和進口食品的價格,也有助通脹降溫。不過,中國的情況較為複雜。中國持有龐大美國國債,人民幣升值,這批國債便相應貶值。另外,北京要小心升值可能引發市場對未來升值的憧憬,令資產泡沫進一步加劇。其實,人民銀行發的辭藻很溫和,歐美爭相發表官方回應,目的是為G20峰會的談判造勢。

2010/06/18

不一樣


前幾天大霧(見上圖),今天好轉了(見下圖)。

Hydro-inflation

近幾個月,美國聯儲局印銀紙的速度顯示放慢了,貨幣供應按年增長由一年前的接近百分之十,降至不足百分之三。同時,利率維持在按近零的水平。這反映市場對貨幣需求疲弱,聯儲局無須大量放錢,利率也自然降至零,換言之是,零利息都沒有人願意借錢。事實上,私人市場貸款持續下跌,單是金融業的信貸萎縮已足夠抵消聯邦政府的信貸擴張。美國公司就是不願意投資,據報,他們的現金儲備很高,現金對總資產的比例是自六十年代以來最高,有錢無地方洗,他們唯有進行股份回購,就連投資股票也不敢買別家公司的,只敢買回購自己股票,聽說今年的總回購量,會是去年的幾倍。似乎,美國經濟經過一輪復甦之後,沒有方向行下一步。企業投資意慾低,政府也沒有板斧,利息已減無可減,又沒有能力在龐大的財政赤字之下減稅。明明去年大印銀紙,人人都說通賬要來臨,為什麼那些錢又只往海外方向走呢? 現在原來美國要弄到鬧通縮,我實在一頭霧水。另外,如果他不去多印銀紙,債台豈不是愈築愈高? 印好,還是不印好,還是沒有分別? 午飯後寫網誌可能影響消化。

2010/06/14

原來

原來,科學家正研究無線充電技術,將來如果手機消耗盡電池,即使身處街上,按個按鈕就可以即時充電。電源可以是電台廣播用的電波,十分方便。原來未來的機械人有機會是食草的,科學家說這樣可以減少消耗電油,最適合軍事用途,機械人身上會裝上攝影機,用以在野外認出食物。還有,平時金屬破損了,很難修復,科學家正研究一種技術,可以使金屬有自我修復的功能,嘩,如果應用於汽車車身,豈不是到處撞也不用光顧車房? 還有還有,用稻草建屋,可以防地震,用於地震帶竟然安全過用磚頭建,三隻小豬的故事,可能要改寫。這個犀利,機場保安怎麼可以從一眾平民中識別恐怖份子? 答案就是在閘口突然展示恐怖份子熟悉的人物肖像或行動暗處,普通人不為意只會直行直過,恐怖份子稍一提神,體溫自然提升,難以逃避儀器的偵測。今期經濟學人雜誌的季度科技專輯真有趣,還是之前每季都同樣有趣,只是我通通錯過了呢?

2010/06/13

工潮、高盛、希臘

環球經濟現正處於一個轉捩點,中國將走下坡,長年以來的擴張政策已經耗盡了人民的心力,買房子難,工作又不愉快。我不是唱未日論,我根本不是說經濟要倒下來,長期的增長會繼續隨著城市化發展而實現,只不過社會整體氣氛有所轉變,不再像以往般不顧一切地向前。美國會維持低息,資金繼續在新興國家中流轉,如果中國經濟放緩下來,資金可能走入其他較少的國家,形成泡沫,可以會引起一陣新興市場的熱潮,尤其是在農產品方面。

美國政府將為內政煩惱,處理墨西哥灣漏油已夠煩,更糟的,是對投資銀行高盛的訴訟,高盛是美國人的驕傲,這場官司將打擊美國人的自信。一年下來,美國人發現賴以富強的兩種信念受到挑戰,一是耗費資源,二是貪婪無罪。金融業須進行改革,美國人將需要多幾年時間來反思。社會的職位創造能力將持續疲弱,失業率高企。

歐洲方面,我比較樂觀。知恥近乎勇,歐盟以全球最大的經濟體自居,小國希臘幾乎將之拖垮,弄得歐盟需要找國際貨幣基金救援,太尷尬。歐洲人民是時候認識到優厚的福利生活已經不合時宜,要麼痛定思痛,要麼一拍兩散。德國在這個關鍵時候發揮領導作用,帶領歐洲作出正確的選擇,首先自行削減公共開支和公務員職位。這個可能扭轉歐元匯率的弱勢。

至於香港,最近沒有甚麼事件足以改變市民的思想,大概會繼續炒炒賣賣,資產價格的起伏帶動著經濟周期,發展不到能帶動長期經濟增長的新產業。

2010/06/11

告別祥利


今日中午,我趁祥利冰室本月底結業之前,專程來吃個特餐,飲杯奶茶。住得遠,我平時很少來,不過每次經過當入來遏遏腳,記得當年我為了宣傳自己參與寫作的第一本書,在這裡接受雜誌社訪問和拍照,場景十分雅致。





堅城早晨


每年到這個季節,這裡都旗幟飄揚。起重機和旗幟,一剛一柔,構成建設與傳統的衝突,人們一於很少理,只享受寬闊的天地。


看著海景,感受微風,這裡,那管你住上過萬元一尺的豪宅,還是擠進二百萬的蝸居,只要一步出海傍,擁有的是同一個海。







2010/06/04

讀書苦

最近,有三本書我讀不懂。三本都是被公認的好書,只是自己不懂欣賞,讀不下去。第一本是The Last Tycoons,是前Lazard合伙人寫這間財務顧問公司的傳記,Lazard在八十年代熱極一時,參與了很多大型的收購合併活動,包括經典的私務基金KKR收購食品王國RJR-Nabisco。其CEO最近去世成為國際新聞頭條。讀這本書,我希望學習有關收購合併的歷史,可是,得到的是很多很多公司內部的細節,太乾澀,受不了。

第二本是London - The Biography,早前做手術住院期間,我在星巴克的書架上,發現了一本名為「必讀好書五百本」的大書。那些書多數是用來裝飾咖啡店的,讓顧客感到置身於文化氣息之中,喝咖啡變成特別有品味。那些書多是沒有意識的,但在醫院裡無聊,就拿下來翻一翻,看到他重點推介London - The Biography,說是非一般的歷史書。有關倫敦,一個我嚮往的城市。在網上訂來,封面漂亮得很,內裡有七百多頁,相信可以讓我慢慢品嚐,可是,讀下去就發現自己未夠水平,書中說到很多東西我都不懂,例如作者引述某某詩人如何讚美倫敦的霧色。我既未聽過有那位詩人,也未到過倫敦,很抱歉,浪費了作者的心血,更浪費了推介這本書的「必讀好書五百本」的作者的好意。

最後一本是更經典的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馬克吐溫的傑作。故事說十九世紀一個美國南部的孩子,一方面失去家庭溫暖,另一方面不滿封建思想,而決定離家出走,途中與一位黑奴一起歷險。趁三聯書店八五折期間,以低於四十元的價錢買下這本書,我本來抱有很大期望,但讀呀讀,不著邊際。還是放下它,過一段日子再讀,可能有更好的效果。和其他活動一樣,閱讀有時真的會叫人遇上挫折,令人沮喪。

2010/06/01

書本、聖誕卡

好友老麥建議我買部電子書,便可舒緩家居環境擠壓這個問題,可以與書櫃說再見。電子書,電子書一直在我腦裡揮之不去,電子書真的可以取代書本嗎? 我想,不,不是取代,而是消滅書本這個概念。記得十年前,科網熱潮年代,興起電子聖誕卡。我跟很多人一樣都十分喜歡,傳遞方便又環保,解決了傳統聖誕卡的不少麻煩,幾年下來,傳統聖誕卡差不多在我的生活中絕跡,可是,電子聖誕卡也不見得好,多淪為垃圾電郵。電子聖誕卡不單只踢走了傳統聖誕卡,連聖誕卡這個概念也消滅了。近年,我不再寫、極少收到任何形式的聖誕卡。我擔心,同樣的事情會發生在書本身上。

2010/05/31

新推銷法

時昌迷你倉的市場推廣做得好。我在網誌寫有關個人對迷你倉的想法,怎料,不到幾天,時昌竟然在這裡留言,向我推銷存倉服務,還說要給我優惠。Facebook最近被社會輿論評擊,指這個社交網站將用戶的資料賣給商業機構,侵犯個人私隱。我認為Facebook這樣做,做得好,可以為我帶來更適合的商品資訊。情況就好像我在個人網誌表示對迷你倉的興趣,這項資訊是我個人的私隱,但是又很代表到我的需要。只不過,今次不是Facebook做中介人,而是商業機構時昌直接找到我。我估計,時昌是透過使用Google的搜尋服務找到我的,關鍵字是「迷你倉」。時昌能在適當的時候,向目標顧客推銷合適的服務,即使我未光顧,也對他們另眼相看。

起錨 Vs 起痰

純粹玩弄文字。政府的政改宣傳口號是「起錨」,何不用「起痰」呢? 「起」字是好的,夠積極,具迫切性,不過「錨」字值得商榷。香港很少人航海,可能大概從常識上學過起錨是開船前的動作,但未親手起過錨,不知道起錨有甚麼感覺,沒有共鳴,不能一呼百應。馬丁路德金的名句,「我有個夢想」,夢想,人人都有,一聽就明。「起痰」又如何? 這是個人類對外界事物感到興趣時,會發生的自然生理反應。起錨發生在遙遠的海面上。起痰卻起在自己的喉嚨裡。如果喊句「我對民主起痰」,簡單易明、有感染力。但是,「起痰」恐怕未能為今日香港的保守主流所接受。

2010/05/30

搖鈴

今日,甜甜佷高興,她玩她的小搖鈴,搖鈴不是新的,是上個月媽媽給她的,一直放在阿甜身邊,有時,我會拿來搖兩搖,可是甜甜年紀太小,未懂得玩。今日,她終於懂,我在她面前搖,她靜靜地注視,待我給她搖鈴,她伸手去拍,搖鈴發出響亮的聲音,她很高興,我也是。我想,快樂的事物就在左近,視乎人能否感應到它的存在。追尋快樂,是段成長過程。過程大概很漫長,由二月大的嬰兒開始,到三十幾歲的我,也在經歷中。

2010/05/29

兩個月

昨天甜甜滿兩個月了,放工回家途中,我走遍就近多間餅店,選了最稱心的小蛋糕,準備為女兒慶祝,正確點,是逗她媽媽歡喜。蛋糕,嬰兒只有望的份兒,辛苦了兩個月的媽媽,更有資格吃。可是,今早,我在寫這段文字的時候,那個蛋糕仍然安然無恙地留在冰箱裡。

昨晚,我倆吃過晚飯,阿甜已昏昏欲睡,我倆便暗她睡覺。她入睡,媽媽也在旁邊小歇。內子產假完結後復工,工作加上家務,累得她透不過氣。小小的慶祝活動顯然要延遲。於是,我外出,到鄰近的酒吧與朋友聚會。深夜回來,我發現內子仍待在沙發上,半睡半醒地抱著阿甜餵奶。今早,那個全區之最確實走出過冰箱,曝光了一會,內子拿了蛋糕出來做道具,跟甜甜拍照。之後,她有雜務趕著要辦,出了門。那個全區之最又回到冰箱。

記得,前天與同事飲茶,閒聊間有人提到,有種玩具,可以讓你將嬰兒的手掌印上去,便倒模出手掌的形狀,可以作為紀念,「很可愛啊,很可愛啊」,同事一連說了幾句可愛,我忍不住唱反調,說自己倒不去想那些情趣,照顧女兒的起居飲食己夠勞心,做得妥當,我已經心滿意足。內子不在場,我想,她大概會同意。

2010/05/22

據報,大導演活地阿倫在法國康城記者會介紹他的新作,提到衰老這個問題,道: 「這是一個壞主意。衰老沒甚麼好處。」這引來一陣笑聲。「我現年74歲,你不會變得聰明,不會多了智慧,不會變得老練,不會變得仁慈,沒有事情會發生。」「但你的背脊痛楚多了,消化不良也多了,你的視力不如以前,你亦需要一個助聽器。衰老是個壞勾當,可免則免。」場內人士的反映更多笑聲。

我知衰老是甚麼,這一切都是事實,不用大導演提醒。每個人都要面對衰老,讀完這則報導,我感到安慰,原來有人將這個現實赤裸裸地說出來。聽了大導演訴的苦水,在場人士之所以笑得出,大概因為身同感受吧。

2010/05/18

迷你倉

前天路經鄰近的一個迷你倉,即興入內查詢。

畢竟自阿甜出世以來,家中的空間減少了,嬰兒床、晒衫架,還有衣服和雜物一箱箱,迫得透不過氣。寒舍本來雜物不多,電視機得個廿寸寬的,唯一佔去地方的是個書櫃,所以,我打算丟掉它,騰出空間。問題是,要找個地方好好安置裡面的書本。迷你倉是個不錯的選擇,我很少重讀書本,要找資料的話,上網更方便。書本存放在家,好像是為了陳列,自我炫耀甚麼似的,可能間中想起某本書某個章節,會翻閱一下,回味一下,否則書本沒有必要效置在家。我想,除了書本,家中其實有很多東西都沒有必然手到拿來,所以我覺得迷你倉這門生意是大有可為的。

迷你倉公司可以租用環境較住宅差的工業大廈,而且將每個出租的倉並列得整整齊齊,可以合乎經濟效益。只要公司將省來的成本轉移到客人,客人就可以以低廉的價格租用迷你倉,以至更善用家居空間。可以,那天我到迷你倉,那位衣著整齊的接待員禮貌地遞上價目表,我發現原來這門服務並不平宜。一個四尺乘四尺的倉位,月租五百多元。一百尺的倉位月租二千多元。屈指一算,尺價較寒舍還高,我便打消了租用迷你倉這個念頭。離開前,接待員告訴我,那麼的倉位已滿,即使我要,也得候補。

2010/05/01

我女兒甜甜最擔心的,是下一餐奶。自出娘胎,她不懂世上的規律,不知道媽媽何等呵護她,不知道家中儲備了一罐又一罐的奶粉,還是即沖即飲的,更有人會定時定候為她準備。她全不知道。每次吃完一餐奶,四安氏的安穩滿足很快過去,她開始擔心以後的糧食。糧食是值得她擔心的。她感到自己的生存繫於一線,萬一那幾個大人看電視看得太入神了,或者走到不知哪裡,又或者說話說到不著邊際,下一餐出現的機會會變得渺茫,想到這裡,她就慌亂起來。確實,躺在那張筲箕般大的嬰兒高椅,剛滿月的阿甜可以做的不多,她唯有放聲大哭,哭得滿面通紅,哭得像要把天花板都震落似的,為求有大人抱抱她,重新專注在她身上。這樣,安穩滿足的感覺回來了,她知道下一餐有著落。

2010/04/29

五粒藥

前天甜甜滿月,到太嫲家拜祖先,坐了大半晝,我甚為疲倦。晚上睡前,一口吃下五粒藥丸,定神下來猛然驚覺吃錯了,我將兩個小時前吃過的藥丸重複了一篇,藥物劑量等於倍增了,我嚇慌了,可知道吃的不是普通傷風感冒藥,怎辦? 我立即到廁所扣喉,試圖嘔出剛吞下的藥物來,嘔,的確嘔了不少,出來告訴太太,她再看看藥物資料,道: 「你沒有吃錯!」本應是要吃那五粒藥丸的,只是我太多疑了,我沒有吃錯,那即是說,我嘔錯了,那兩難問題就來了。我應否補回那五粒藥丸呢? 如果沒有嘔清剛吃的藥物,藥物仍然留在胃裡,補吃會導致服藥過量,相反,如果嘔清了剛吃的藥物,不補吃又會等於服藥不足,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嘔了多少。最後,決定中間落墨,每樣吃半粒,倒頭就睡。我想,這件事充滿莎士比亞式悲觀元素,面對事情的發展,人無能力即時判斷事情是好是懷。吃了藥,很好。吃錯藥,很懷。扣喉,很好。嘔出來,很好。原來沒有錯,嘔由很好變成很壞,扣喉由很好變成很壞。再吃,不知道是好是懷。

2010/04/24

野豬

近日有野豬在香港市區出現,令我想起讀書的往事。在洛杉磯諗大學時,我習慣在校內的圖書館溫習,我慣常坐下的位子面對大窗,窗外是一遍大草坪,大草坪是日常同學們活動的地方,閱讀、放飛碟,或者晒太陽,各適其式。晚上,圖書館燈光通明,坐無虛席,外面就較清靜。有晚下著毛毛雨,我望出去,草坪就變得份外冷清,再看,發現草坪中間有隻小動物在徘徊,我立即放下沈悶的書本,跑出圖書館去追逐牠。牠身長約三尺,高二尺,深咖色,外形又像大老鼠又似豬,當牠發現有個人類無情情來追,只得無情情地逃,雖然速度不算快,與人類差不多,但這隻小動物頗懂得鑽營,專走入附近的短樹叢林去躲,我也拿牠沒辦法,待牠再出來再追。就這樣,不知玩了多久,玩到全身濕透,當中雨水夾雜汗水,連眼鏡也朦朧了。之後,我不時遇見類似的小動物在校園裡出現,沒有人理會牠們,等閒視之,牠們也不會攻擊人,河水不犯井水。回到香港,我從新聞報導中學識原來我的老朋友叫做野豬,每次出現,人們都如臨大敵、勞師動眾去清剿一翻。

湊女經

自出院以來,已有差不多兩個星期了,我想寫寫自己初為人父,照顧女兒的心得,落筆才發現自己一無所知,由沖奶到餵奶掃風,到換尿片,到洗澡,我一曉不通,全部交托內子和姨姨負責。親手抱起她,都只是最近兩天的事。原本預計三個人一起挑的擔子,只剩下兩個人來挑,這兩個人一定很吃力,眼見這個情況,我固然希望改善,可是又力不從心,樣樣工作都試過,可是沒有一件做得合格。沖奶,手腳太慢,換片換得不夠妥當,連抱起她逗她開心也不行,她照樣哭,總之,每每雞手鴨腳。住院時講出院揍女講到天下無敵,現在想起真的感到慚愧。不過,我倒有一技之長,就是跟她聊天。靠把口,的確有點用處,即使是對著初生嬰兒。據悉,初生嬰兒頂多只辨別出父母的聲線,不可能聽得懂語言。奇妙的,是只要放她在床上,在床邊向她喁喁細語,她自然感應到我的意思。今日,我對她說: 「甜甜,你是我的寶貝啊!」她竟然微笑起來。墨水有限,我的湊女經暫時就只能寫到這裡。

2010/04/23

任達華

我見過華哥一面,是大概十年前,在清水灣鄉村俱樂部。那時,我任職一家報館的記者,採訪一個在俱樂部舉辦的記者會,記者會前後空檔時間,我愛到戶外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在大門前碰到華哥。華哥看來剛剛大打完高爾夫球,與友人們待車準備離開。那次,華哥給我的印象與我從電影中認識的他大有不同。電影中的華哥是冷傲、沉厚的。而我遇見的真人是熱情、嬉皮笑臉的,他可說是滿場飛,到處和朋友嬉戲。當時不是採訪場合,又沒有狗仔隊,相信華哥無須裝模作樣。我相信華哥真人是一個樣,演戲又是另一個樣。我想,現實終歸現實,如果華哥真人都是冷傲、沉厚,可能沒有太多人找他拍戲。上周末的香港電視金像獎頒獎典禮,華哥獲頒最佳男主角,上台致謝辭,又是另一個面孔。短短五分鐘的講辭言中有物,看來是早有準備,他過去幾年每年提名都落空,掉了幾多份稿可想而知。華哥在電影中演活許多角色,有殺人狂、警察、小人物、黑社會頭目等等,台上台下也見他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人生如戲,要做好台上台下每個角色真的不易。

2010/04/22

醫院拾趣: 好奇的見習

在腦外科深切治療部,我遇上一個見習醫生,名字不太清楚,倒記得他有個特性,就是好奇,辜且稱他好奇的見習醫生。好奇的見習醫生,樣貌與歌手組合Shine成員徐天佑相似,專門在半夜三更出現,有次,他喚醒我,看看我的左手,再看右手,發現我的鹽水斗建在左手,好奇的他想想,不如在右手加建一個,於是在我的右手手背剌了一針,造一個鹽水斗的初形,可是,他看來不太滿意自己的作品,猶疑了一會,又將之除去,就這樣,他離開時,留下給我的,是右手無辜辜一個針洞,以及一陣無奈的刺痛。我沒有答謝他半句。

之後,我對見習醫生起了戒心,的確,我住的醫院好像見習醫生特別多,他們自出自入,誰走過來都有權抽我的血,有位女見習醫生,又來抽血,她衣襟上連名牌也沒有,我投訴了一次,護士走過來好像很為難地安撫了我幾句,血還是要抽的,可是那位女見習醫生,根本不懂,抽不出血,就憤恨起來,勉強地發矛地用力抽,還是抽不出,我叫她冷靜一點,想一想步驟有沒有錯漏,她好像更不甘心,我唯有拒絕讓她繼續。

幾天後的一個深夜,好奇的見習醫生又來了,今次,他打算幹更大的工程,就是在我的右手上建立一個動脈鹽水斗,我發現動脈鹽水斗是一件新事物,上述那位女見習醫生就是遇上動脈鹽水斗不知所措,一般傳統鹽水斗都是連接靜脈的。既然是新事物,好奇的見習醫生就不會放過。他拿著我的手刺了幾針,還是不成功,後來終於找到我手腕上的大動脈,痛快地刺進去,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刺痛,還好心地說: 「不要理會我的感受,即管專心地幹。」這句話,我是有鑑於上述那位女見習醫生的情緒波動,為免這位好奇的見習醫生太衝動而說的。可是,我太天真了,他拿著我的大動脈猶豫不決,血開始放出來,染紅墊手布,在這危急之際,幸好有位護士經過,指點了幾句,他才成功將鹽水斗建立。我沫一把汗。

2010/04/21

醫院拾趣: 同居院友

四月十六日。住院對我來說,最大的意義莫過於能讓我認識到,不幸的人世上多的是,不只自己一個。我對醫學一曉不通,在醫療方面百分百信任醫生和護士,自己不會多費神,留院期間,醫護人員定時檢查我的身體狀況,派藥,這些應該是他們留我住院的主要理由,而並非讓我到處交朋結友。可是,我在住院期間有幸結識了三位院友,一位像我一樣腦生瘤,另一位遇上交通意外導致腦積血,還有一位糖尿病病人。我不知道他們的名字,皆稱呼他們為大哥。

腦生瘤的那位大哥是個年約六十歲的高個子,樣貌與企業家黎智英有幾分相似,待人寬厚。剛相識時,他已準備出院了,心理輕鬆,可是他的病並不輕,數天前,醫生從他腦裡拿出來的腫瘤竟有個新奇士橙般大,他輕描淡寫地告訴我,我相信,這個輕描淡寫是幾生修來的道行。駕駛飛航船幹活的他,做了手術,感到重生。過年幾年,他發現自己的語言能力不斷下降,現在意外地恢復過來,談話起來四平八穩,我看還略帶企業家風範。

因交通意外入院的大哥,遭遇驚險得多。他在街上被一輛大貸車撞倒,導致腦部積聚瘀血,還弄斷了三條肋骨。我對他深感同情,原因是自己也試過被車撞。與切除腫瘤相比,交通意外可怕得多,可怕之處在於發生在街上的事是醫生控制不來的,傷害在醫生接手之前已經發生了,醫生醫術再高明,也只能做事後補救工作。這位大哥年約四十,是家庭經濟支柱,有個十幾歲的女兒。他對我感慨地說,自己執翻條老命,「意外那天,一定是湊巧地府放假,沒有接收我。」我只好禮貌地笑了笑,稱讚他夠堅強。

糖尿病那位大哥是個樂觀的中年人,習慣笑面迎人,語氣卻帶點傲氣,我起初以為他是當差的,後來才知道他是個公務員。養育著三個女兒的他,因打政府工,生活總算有保障。可是,他的命運大概是三個大哥之中最苦的。糖尿病是長期病,長期服藥、打針,每日控制飲食的時間、份量和營養,不能有半點差池。遇上其他疾病更遭,做手術的過程中進行全身麻醉,難度倍增。偏偏糖尿病引起是拼發症很多,他說得太複雜的,我也記不起,不過,他一句: 「這座十幾層高的醫院大樓,每層我都光顧過,九樓產婦科除外。」就說得既幽默又繪影繪聲。

萍水相逢,好彩的話我們應該不會再見,我卻享受我們胡扯的光景,在幽禁的病房裡,漫遊屬於我們的暢談天地。雖然來自不同背景,當我們住在同一個病房,就有同病相憐之感。上述三位大哥病情已經算好,有很多院友連表達自己也有問題,留院兩個星期,我上了人生寶貴的一課,命運際遇不要看得太自我,其實往往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臨別三位大哥時,我都先後送上禮物,就是院方每日派發給每個病人的一個橙。四月份,香橙當造,個個鮮甜多汁。我藉以祝他們每個人身體健康,他們笑納了。

2010/04/20

醫院拾趣: 星巴克

四月十三日

星巴克很有商業頭腦,在全港主要的公立醫院開辦咖啡店。在醫院開咖啡店,表面看來是格格不入的,醫院是個養病的地方,細菌又多,探病的人大多不願意久留,沒有閒情逸致在裡面享用貴價咖啡。住院幾天,從病人的角度看,我卻有另一種體驗,不得不佩服星巴克的策略。

平時,我耐不久光顧一次星巴克,我早已戒掉了喝咖啡的習慣,其他的星巴克飲品又不見得特出,在其他食店可以找到類似的選擇。做病人,我才發現自己不能失去星巴克,一天也不能。手術後,固然有幾天不能下床,康復到一天能下床走路,我第一個要到的地方,就是星巴克。

我對隔鄰病床的新相識立下志願: 「開刀以來,我今天第一次落床,我在床邊練習走路,已練習了一個大清早,我要到樓下星巴克喝茶,誰都阻不住我的去路,你要看著我回來。你喜歡甚麼東西嗎?」那位大哥沒說要甚麼,只展示個奇特的笑容,好像在祝我好運似的。然後,我鼓起了勇氣,駛出了搏大霧本能,一步一步若無其事的走過護士辦事處,那裡是最難過的一關,最容易被人欄著,但只要我裝作若無其事,他們的警覺性會保持低水平。結果,我成功突破防線,走出病房,來到升降機門前,當時,我距離星巴克只餘下一段升降機上落的路程。

誰不知碰巧有位清潔女工經過,將我捉拿回病房。之後,他們提高了警覺性,我就更難成功,還派了位物理治療師訓練我走路,攪一輪多此一舉的測試。這樣,就拖延了兩天。測試其實亦不了了之,無論如何,我終於成功登陸星巴克,喝了一杯菊花茶。

之後,每天我都在星巴克留連,喝的不是菊花茶,就是熱鮮奶,或者Perrier,翻一翻當日的報章,或者店裡以裝飾為主要功能的書籍,甚至借用電腦上網。總之,我對於星巴克從此改觀,從來未懂得欣賞的每個細節,在醫院裡的分店都變成珍品,要好好地品嚐一翻。

與內子談起這次經歷,她竟然扯到幾年前到西班牙馬德里旅遊,早晨堅持到當地的星巴克吃早餐,與之相題並論,說星巴克如空氣一般必須,我給她氣壞了。千山萬水,品嚐地道早餐美食的機會,就此斷送給一間分店遍佈世界各地的美式連鎖店,不是氣壞人是甚麼?

醫院星巴克倒令我聯想起,二次大戰,某些日用品利用美軍的艱苦生活,將產品推廣至全國市場。就是向美軍派發產品,包括即溶咖啡和肥皂,戰後,當他們退役時,自然地會繼續使用那些產品,以至將之介紹給廣大美國國民。

試想,每日有多少病人出院,他們經過幾天,甚至幾個星期留院的艱苦生活,每餐吃院方提供的清淡無味,兼十年如一的飯菜,被迫愛上星巴克,當他們出院時,自然會帶著星巴克的好感離開,再將其喜好散佈到全港各區的分店,這樣看來,醫院對每個住院病人散播著星巴克的種子。

2010/04/19

醫院拾趣: 「等一陣」

四月十二日

出院了,一切都來得突然。早上,醫生看過我,對護士說如果沒有大礙,我可以今日出院。公立醫院有條不明文的規舉,就是對於所有病人的查詢,都有個標準答案:「等一陣」。這個一陣可大可小,短則五分鐘,長則一日。無論你是要喝水,要打掃,或者要知道何時出院,答案都是「等一陣」,答了等於沒有,醫院有最終決定權,更有權選擇何時回應你的查詢。等,本身就是公立醫院的精神所在,總有較你病情嚴重的人需要優先處理,一人一張身份證,地位也自然是平等的。等出院這個一陣,較想像中快,其實也是同樣道理 -- 總有較你病情嚴重的人需要你的床位。我不介意,心裡還一直對打攪了有關醫院人員那麼久感到不好意思,還好,可以早點回家,照顧太太和甜甜,至少免得家人為我頻撲探訪。打工久了,事事追求準確,不滿「等一陣」之類的無無稜兩可答案,住院期間與醫護人員就此發生多次爭執,可是,公立醫院就是公立醫院,是個脫離市場經濟的地方,你是病人就要守它的規舉,我唯有當放了個長假罷了。

2010/04/18

怕你擔心(手術前)

三月三十日

今日我要做切除腫瘤手術。比原定時間早了個多月,心情可以用雀躍來形容,原因是希望可以盡快見你同甜甜。自從昨日見了阿甜一面,我就日晚掛念,有時喃喃自語,我開始懷疑自己患上了產後抑鬱症。對,據悉,爸爸患此症的機會較媽媽低,但亦不是沒有可能。一般相信,男人患此症,病源多來自對日後生計的憂慮,可是,一向順其自然的我倒不太在乎。香港有免費教育,更何況養兒育女,品德的培養較名校和任何物質玩樂更為重要。我的抑鬱症病源來自見她的第一眼,一見鍾情。對,就是一見鍾情。從來未想像過感覺可以如此震撼。太太語文好,她說一見到甜甜,「心就溶化了」,的確,當我第一眼見到阿甜,淚如源湧,旁若無人,「男兒流血不流淚」這個性別標準切底地崩潰。

注意,甜甜並非患了任何病痛,或者在哭叫之類,她正在半睡半醒之間,悠然自得,隅然動一動咀角,望我一眼。醫生說,幾日大的嬰兒視力不足,看也未看清,遑論用眼神傳情達意,對甜甜的一見鍾情完全是我一廂情願的。凝望她,我發現她每個微妙的神態,嘗試從中感受一下她對世界的感覺,空氣、光線,都是新事物,須要好好去認識。抱著她,我希望協助她了解世界各樣新事物,即使如空氣、光線般微不足道。媽媽十月懷胎,準備甜甜出世,出了世,應該輪到爸爸做一點事,認識空氣、光線是個好開始。而甜甜亦表現優異,沒有顯得不耐煩,只是靜心地仔細地觀察和感受。再想到媽媽在懷孕期間的辛勞,以及爸爸竟然不能在媽媽最需要他的時間陪伴她度過難關。經過了皇重波折,終於抱得甜甜入懷,那種真實感,令我洒下男兒淚。

情況是頗為尷尬的。醫生和護士推著輪椅,將我由腦外科深切治療部帶到育嬰中心,為見甜甜一次。當然多得兩個部門溫馨安排,逗留在育嬰中心的短短十分鐘,我就流足十分鐘眼淚,返回腦外科時眼淚仍未止,喃喃自語道:「甜甜,你好可愛啊!」,惹來醫護人員哄堂大笑,可說蔚為奇觀。經過一見鍾情之後,我決定兼任,我強調是兼任,做甜甜的男人,直到她十八歲啦!

醫生說,手術之後,我需要較長時間休息,加上可能全身插滿喉管,可能來不及趁媽媽和甜甜出院前再見,唯有希望自己盡早出院,回家照顧我的兩個女人,這是我康復的最大動力。

2010/04/17

怕你擔心(後記)

三月廿六日,我的健康狀況急轉直下,頭痛、嘔吐,我知道不能再拖,做手術原先訂於四月底,現在等不到。三月廿六日中午,我向公司請了半天假,回家小睡,醒來,在客廰的沙發上,握著太太的手,將我的病情一五一十地告訴她,我盡量說得正面一點,集中交代療程,她起初顯得有點驚訝,很快便堅強過來,說了支持我的說話,叫我放心。當日傍晚入院,不料,即晚便須要先進行緊急手術,防止腦積水,手術後,我接到太太來電,說胎兒作動了,我歡喜得又笑又哭,甜甜終於要出來了。

2010/04/16

怕你擔心(八)

三月廿五日

內分泌科的姑娘剛來電,說希望我早一點做手術,我再致電腦外科姑娘,約好四月廿三日開刀。阿甜出世未滿月,我就要面對這個挑戰,還好,到時陪月還在值勤,可以分擔你的工作,我堅持聘請陪月,就是為了照顧你心理上的需要,那是你最脆弱的時候,我不在你身邊約一星期,你最需要安全感。事到如今,我只能鼓勵你堅強一點。有需要時,可以找家姐幫助,即使陪伴一下都是好的,要她過夜也可以,幸好我們一家人感情很好。說到底,你始終須要接到這個壞消息,始終要面對,始終要靠你自己堅強去面對。雖然對你來說是有點苛刻,捱過了十月懷胎,和十級痛,接著又來這個壞消息和之後可能的照顧工作,但是捱過了這些,我們就可以一家人快快樂樂地生活,現在只是多了一層手續罷了。

2010/04/15

怕你擔心(七)

三月廿三日

我可以將關於自己的放置一邊,好好地等待甜甜的誕生。對於你來說,快樂的日子可能很短暫,大約有一個月,之後你還是要接受這個壞消息,照樣要為我哭,為我失眠。不過,我在這一邊已經好好地將事情妥善地分開了先後次序,先好好照顧阿甜同你自己,後堅強地迎接我這個爛屁,堅強的你頂得住的。我自小多困難,除了割包皮外,頸有一刀,耳背也有一刀,被車撞也試過,我知道自己的是辛苦命,可是多辛苦也消磨不了積極的意志。求婚時,我問你: 「以後有粥食粥,有飯食飯」,可不算是說笑啊。希望你接受我之餘,也接受我的命運。更希望你接受世上很多未盡完美的事,不要問為何,只要見招拆招,要保持樂觀的心境,兩個月後,就無事啦。要知道,好天的日子總比雨天的多,何必執著在今日是雨天呢!

再來多一個故事,這個你應該更感興趣。從前,有個遊樂場,有各式各樣的機動遊戲,包括過山車、跳樓機,也有水上活動──甜甜圈等。可是,最驚險刺激的一個玩意是開腦機。很少人敢玩,太刺激了。我怕玩過山車,每次你玩我都只在站一旁等。我從未坐過跳樓機,上次在台灣和你玩甜甜圈,玩了兩分鐘就叫停了,受不了。我不膽小,我只是不愛冒無謂的險。今次來到這個遊樂場,我二話不說,就要坐上開腦機,我不怕,一點也不怕,因為我知道它會將我變成更有用的人,能為家庭作出更多的貢獻。沒有,今次,我沒有想多了,不多不少。

2010/04/14

怕你擔心(六)

三月廿二日

良性,是良性的。四月十九日覆診,到時,醫生希望見家人解釋手術風險,五月初做手術。我放下心頭大石,你知道嗎,我日盼夜盼都是盼望有這個結果,腫瘤是良性,沒有擴散力,即是說做手術切除,便可以根治。第二,手術可以拖到五月,到時甜甜已滿月,你和她都應該穩定下來。可能,我會找家姐幫助,與我一起見醫生,再商量怎樣告訴你。不過,即使是告訴你,我都有了信心,因為經過今日醫生的診斷後,我對病情了解清楚了,起碼,不算太糟糕。

從前,有個醫生,確切點,是個黃綠醫生,專幫人開腦。他說,每個人腦袋裡都有一個腫瘤。有些人的大一點,有些人的小一點,有些人發現到,有些人從未發現,有些人到死都沒發現它。有些腫瘤會有病徵,有些腫瘤沒有任何病徵,只潛伏在腦袋深處。有些人因為它而死去,也有很多人正常地活著。那個黃綠醫生說,腫瘤的成因是遺憾。腦袋愈去想過去的錯失,愈去想錯失所帶來的遺憾,腫瘤愈發得大。這個理論似曾相識,卻並不科學,但亦很難用科學的方式推翻,那個黃綠醫生笑著說,試問世上誰沒有半點遺憾呢? 他堅持己見,叫每個人都來找他開腦,事前無須照X光或滋力共震的,即到診即開腦。他說,手術成功率是百分百,是否吹牛,我無從稽考,他堅定地說,腫瘤一定沒有了。他說每個病人都心滿意足地多謝他。我不信,他硬要我信,我都不信。黃綠醫生唯有說出秘訣,秘訣就,無論找不找到腫瘤,經過這個大關、劫後餘生的人,一定會慶幸自己現在擁有的,哪管以前有機會得到更多,現在都無關宏旨了。這樣,遺憾自自然然消失,腫瘤就消。我始終不相信他,但又找不到駁斥的地方。

以上是我周六洗澡時想到的一個故事,你聽了,肯定會用你的口頭禪回應我: 「你係咪諗多左呀!」

2010/04/13

怕你擔心(五)

三月十九日

今早跑步,我開始預演怎樣開解你。跑步會刺激腦部釋放安多分,令人快樂,如果我的腫瘤不阻礙安多分釋放的話,這是全日最佳時間去想想一些正面的觀點。我想,如果我心情好了,說起我的病情,你也少了個憂慮,不會為我的感受而擔心。「這個只是一個小小的挑戰吧。每個人,一生人都有大大小小的挑戰嘛。」嗯,說得不錯。

2010/04/12

怕你擔心(四)

三月十八日

昨天,你打電話找不到我,嗨,我暪著你到港大去照滋力共震,之後只能訛稱我到了畢馬威開會,太子大廈訊號接收較差。你說你很驚,驚我出了事又暈倒,說到一半已忍不住,哭了。我的心在痛。平日上班時間,你很少打電話給我的,照滋力共震只需一小時,恰巧你就在那一小時之間有要事找我,巧合,非常巧合。

前晚,你在Facebook的status上寫: 「我通常恐懼突如其來的順利和快樂。」女人有女人的直覺。

為了進一步掩飾我的病情,為免你起疑心,今早,我回復暫停了個多星期的習慣 -- 落街跑步。一邊跑,一邊自言自語,安慰自己。可惜,一想到兩母女的未來,我不禁哭了,邊跑邊流淚。

阿甜,你早些出世吧,媽媽裡面快要下大雨了。

2010/04/11

怕你擔心(三)

三月十七日

寫作讓我放下,我經常有很多想法,想法累積下來,塞滿腦袋,令我感到不舒服,想法一定要找個地方安置,事實上很多想法都是圾垃,在遷徙過程中會順便被拋棄。寫筆記、寫報告、寫日曆、寫網誌,總之找個地方去放下,讓出空間迎接新的想法。過去兩天,在這裡寫,只是公司電腦桌面上的一個臨時檔案,的確幫我放下了不少。如果你有甚麼想法,尤其是憂慮,不妨將它寫出來,寫了出來,你就能將它放埋一邊,不用再碰它。

外母常說,我太用腦,當她知道我的病,她一定會責備你,對,是責備你,不是我,話你好讓我用腦太多。老婆,請你不要理由她,第一,這是外母的慣性,她不是怪你,只不過慣了囉囉唆唆。第二,從小開始,我已愛用腦,與你無關。第三,生瘤和用腦未必有關。無論如何,到這個時候,追究甚麼都沒用。千祈不要去鑽牛角尖,不要去想「如果」,更不要去問「為什麼」,嚴禁,那些都是不設實際的,只會影響心情。

我中午去照滋力共震,工人又大概那個時間到步,所有事情都好像在幾天內湧過來。要花時間和她磨合,你有很多事情要應付,還好,可以分散一下注意力,希望你不會太擔心我。

2010/04/10

怕你擔心(二)

三月十六日

昨晚與甜甜玩了好一會,你還說我從來未試和胎兒玩那麼久,說來也是,我從小到大經歷幾次大病,對不確定的事總有提防,慶祝總是應該確保勝出了才進行,慣性地,對甜甜也是一樣。上周末與你一起聽專題講座,專家都說胎教重要,於是我才敢開放心情去同阿甜玩,說故事啦,唱兒歌啦,原來我一個故事也不懂說,一隻兒歌也不會唱,唯有糊糊鬧鬧、吱吱喳喳一遍,至少可以親近她一下,多吻她一下。今早吃早餐時,你說昨晚睡得份外安寧,是貽教發揮作用,令甜甜睡得好了嗎? 不是,你說阿甜也有動,只不過是媽媽沒有理會,照睡可也。我想,原來胎教不是針對胎兒,而是針對媽媽,我同阿甜玩,其實是同媽媽玩,媽媽心情放鬆,自然睡得好。今晚,我要繼續同媽媽玩,親近你一下,多吻你一下。

我從來不配戴任何飾物,在廁所趺倒之後,你給我戴上你自己的觀音吊咀頸繩,我不敢除,怕你擔心,現在也戴著。回家之後,我發現家中多了些觀音小畫像等闢邪物,你不算太迷信,不過,我知你的心意。見微知著,我每逢發現你的小心思,都有窩心的感覺。例如你幫我買的恤衫,處理的家頭細務,無聲無息的,但我又怎可能看不出你的無微不至呢。

明天,我就要瞞著你到港大醫學院照滋力共震,無傷無痛的,但一想起那白茫茫的氣氛,和那部冷冰冰的巨型儀器,就心寒。我想,相比你生育,其實我這個手術不算得上甚麼。論痛楚,一定是你痛得多,我打了麻醉劑就大瞓睡到手術完畢。論風險,你們兩個人冒,我只是一個人冒。所以,我不應為自己的事想得太多,始終都是你的緊要。分別只在於,你的,是開心事,生育當然是喜事。我的,是不太值得高慶的事,在facebook上說開去,應該沒有幾多個朋友會恭喜我,如果我人緣不算太差的話。病,總是不吉利的,哪管你是生活不檢點,還是宗教上的因果報應,兩樣都是罪過。在我而言,我的病應該與生活無關,至於因果,對我來說太抽象,我信隨遇而安,常言道,中國人的哲學就是安身立命。其實,客觀來說,我對於自己的病的看法,很多時是心理作用。病是壞東西,不過,醫治就是好東西。病已經有了,改不了,我還是著眼於醫治方面吧,希望你都會這樣想。

放工前,收到你發的短訊:「好開心,今日過了愉快的一天」。嗯,很好。

2010/04/09

怕你擔心(一)

三月十五日

發現腦裡有個腫瘤,老婆將近生bb。這三天,我好像過了一星期。三月十七日,照滋力共震,醫生要看得清楚一點,做手術的機會很高,三月廿二日有分曉。三月廿二日距離老婆預產期還有七天。我個人估計,手術應該大概在四月份做,即是老婆坐月的期間,老婆啊老婆,我對不起你。自結婚以來,你一直做個好太太,由不懂下廚到煮得五花八門,我口福不淺之餘,更重要是嘗到你的愛心。十月懷胎很辛苦,你還可以改善了以往的脾氣,事事都處變不驚,你真是做足一個好太太的本份了。再加上你在過去一年來,到我身體的照顧,在我大病中處處關心,最近一次還奮不顧身救我,我很感動,決定了好好攪好健康,免你再受苦。而我在過去一年裡,也改善了不少,做多了運動,性格又從以往的沈鬱,變得開懷,當然有大半的功勞歸於幸福的家庭生活。從它的鈣化程度看,那個腫瘤有了幾年了,醫生說。現在才發現,有幸有不幸,幸在於因上次疑似抽筋入院,老婆你堅持我是真的抽筋了,醫院才緊張得幫我照腦,腫瘤才得以曝光,及早發現,及早醫治當然是好,這是幸。不幸,是當老婆最需要我,最需要支持的時間,我竟然帶來壞消息。之前入院,我說醫生要我多留一天院,你已擔心到眼淚直流,那次是我特意向醫生要求,院方才准我提早回家,反正未照滋力共震。那天中午,在新興見面,一起飲茶,我感到由地獄返回人間,不,應該說是返回天堂,人間有你,就是我的天堂了。

時間是很緊逼。希望這幾天,我沒有甚麼冬瓜豆腐要即時開刀,好讓我可以繼續隱瞞下去,希望可以捱到三月廿九日,在甜甜出世後,在產房裡深深地吻一下你。醫生說這種規格的手術,須要有家人簽名同意,我會希望可以壓到限期前最後一刻,才告訴你這個壞消息。可能是四月中,嗨,到時你只不過生育了不到一個月,正需要好好照顧,在心理上又容易患上產後抑鬱,我真的不知道你能否承受這個消息。每逢遇上困難,你總是說: 「老婆頂得住的,只要一家人健健康康。」今次,老公攪成咁,我真的怕你受不了。可知道,我有想過撒謊,說自己要出埠公幹,幾天才回來,到做了手術,是禍是吉都己成定局了,到時才讓你知,起碼免得手術之前的擔憂,這種擔憂令人滄老,滄老了的女人不美啊。可是,我打消了這個念頭,原因是知情權,身為老婆有權知道老公的健康狀況,況且這是大事,開不得玩笑的。我希望到時鼓起勇氣,告訴你: 「有病就要醫,今日醫學倡明,而且醫生都不會來害我的,我會好好醫好病,回家見你同阿甜,不要為我擔心。」希望帶給你最正面的訊息。不過我的擔心,可能也是你的擔心,就是我之後的工作能力,會否受手術影響呢? 阿Q點,如果不做手術,工作能力一定更差。還有關於後遺症、個人照顧方面的煩惱? 我不知道,待三月廿二日問清楚有關風險。不過有一點我可以肯定,就是手術之後,我會更懂得珍惜,更疼愛你同甜甜。

我擔心你擔心我,你一樣擔心我擔心你。現在我們大概困在這個狀態,當你知道那個懷消息,這個狀態會更困頓。我很想叫你,不要擔心我,也不要擔心我太擔心你,因為我有醫生看緊,另外,我擔心你,是我樂意做的。可是,你太擔心我,就不要得,原因是你要擔心的,是你自己和甜甜。

想起和你在一起的九年裡,經歷了不少艱苦的日子,你幫我的多,考CFA是一例,三年,在那三年的苦讀,你每星期都陪我到科大飯堂讀書,一讀就一整天,你百無了賴,都總帶一些課本,例如英語習作。你沒有半句怨言,耐心地陪我,當時我滿腦子都是數字與公式,顧不到你,但事後回想,總感到一絲暖意。有次,你跌倒,腳要扎上石糕,我倒記不起自己做了甚麼去關心你,真慚愧。我知道你在亞視,在NOW都工作得不如意,我說我知道,其實只是感覺到,因為你不喜歡示弱於人前。我早知你的性格,所以也不好問。九年來,你為我做的,總比我為你的多。我為你的,僅是結婚之後每月的少少家用,以及之前的幾件禮物罷了。做男人辛勞地工作,賺取物質支持女人安穩生活,看來是應份,不過,如果可以是話,我寧願多點聆聽你的心事,替你分憂,我想,這樣應該可以為你做得更多。

想起那晚,三月十一日晚,我跌在廁所洗手盤前,你捉住我雙手,「你沒事嗎,你沒事嗎?」,我知自己又闖禍了。之前,有二次試過不停地嘔,一次是一年前,另一次是三個月前,每次你都是我的救星,不辭勞苦,捱更抵夜地煮這個,煲那個給我吃。那晚在廁所地上,我知到錯。我應承你,好好保重身體。

2010/03/23

Twitter擇句

我在Twitter寫了好一會,以下擇低幾句有趣的:

三國演義說到,劉備有日發現自己個羅pat大左,就喊起來,長歎曰:「...髀裡肉生,日月蹉跎,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

咕嚕肉飯受歡迎,除了好食,個名也改得好,只要心裡讀起咕嚕,咕嚕咕嚕,個肚自然感覺餓,還抗拒得來不吃嗎?

執幾蚊,食雲吞,升十幾,就燒鵝脾,帝力於我何有哉?

話說劉備軍師徐庶,受曹操所騙,要離開劉備,劉備送行,最後終須一別,徐庶繼續前行,劉備望著其背影,漸漸被樹林遮蓋,劉備因為太捨不得,要多看一眼,便號令:「吾欲盡伐此處樹林」,嚇到部下不知所以,噢,原來劉備發脾氣啫!

twitter成日問我"what are you doing",答案硬係"nothing"啦,否則都唔會上黎啦...

孫權參謀闞澤說: 「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不幾與草木同腐乎?...」現代版有星爺金句:「人如果冇理想,同條鹹魚有乜分別?」

我告訴大快活姐姐:「姐姐,上次包外賣,你欠了給我餐具。今次可否補足。」姐姐答:「啊! 你的意思是今次要多份嗎? 能。」

劉備有三哭,一哭求才,說諸葛亮出山,二哭求生,求老婆准他返荊州,逃離周瑜毒害,三哭賴帳,借荊州不還。

幾日去了旅行,之後發現自己的網誌瀏覽人次,在那幾天顯著減少了,何解? 原來平時的瀏量都是自己製造出來的...

pi = 3.1415... 圓週=直徑x pi; 圓面積=半徑平方x pi..... 這些都是世上重要的規律,我仍記得,還好

1+1=2 德國現實主義大哲學家康德稱之為 apriori knowledge,我叫它做超現實冥想,因為在現實裡,1+1永遠沒有肯定的答案。

Twitter有別於facebook,人們不會將自己子女的照片,當做自己的profile picture,這是我喜歡twitter的地方。

「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那麼,你和我可以分得到甚麼?

往前要拼命,回顧得認命。

「何不食肉糜」香港版: 當有人說買不起樓,鬍鬚曾答,為什麼不貫三四百尺的樓呢?

正能量、負能量之說,缺乏科學發展觀,能量永遠都是正的,跟重量一樣,不可能是負。

起來,不要做肚餓的人民,把我們的金錢,貢獻我們新的早餐... 中. 華. 民. 族. 到了. 最為食的時候... 每個人的肚子都發出咕嚕咕嚕聲.... 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惺忪的眼睛,吃進,冒著惺忪的眼睛,吃進吃進吃進進!!!

舊橙當造了, naval 3107 $10 三個, 包甜! (前日寫的,現在仍然當造)

買橙如做人,因時制宜。

2010/03/07

威士忌


下周末準備到一位老朋友的house warming派對,今日我冒著春雨,專程到灣仔大利行選購洋酒,作送禮之用。買了支Highland Park 12年威士忌,雖然Citi'super也有售,但那間老酒舖索價平了一截,加上殷勤的招待,自然買得稱心如意。我還對老闆娘說,那支酒是送禮的,自用? 我捨不得。老朋友,雖然不算甚麼生死之交,近年大大小小的人情總是欠了下來,累積起來計利息,都是你為人慷慨之故,今次當一次過補償。要不然,我頂多到百佳超市買支澳洲紅酒罷了,那等貨色,氧化十五分鐘後,用來配搭當晚速遞的意大利薄餅應該綽綽有餘。買了威士忌,到街市買過今晚的餸菜,到洗衣店取了衣服,做完一輪雜務,回家,是時候放鬆一下。Highland Park一向備受好評,自己飲的來來去去是那幾個普通品牌,還是開來試試。結果,送給老朋友的禮物又得重新考量了。

2010/02/20

裝備男

近年,我發現香港冒起一類新人種,他們有一個或以上的嗜好,為其嗜好配以齊全的裝備,以男性居多,我稱這種人為 -- 裝備男。裝備男的嗜好可以是各式各樣的,攝影、釣魚、遠足、單車、養魚,條件是那些嗜好一定讓裝備男,有機會用上林林總總的裝備。以遠足為例,裝備男會帶行山專用的Columbia衫、褲、鞋、襪、帽,避震行山仗一雙,背包裝有水袋加一條連接口腔的吸管,OAKLEY太陽眼鏡更不能少。專業攝影師、行山老手可能告訴你,裝備最好從簡,裝備男不買這一套。

對於裝備男,裝備是嗜好的開始 -- 未行山之前,已需要買齊裝備,裝備是嗜好的終結 -- 行完一次山,要添置更新更貴的裝備。裝備是嗜好的重點 -- 與裝備男談行山、攝影,他們會細數行山鞋、長短鏡頭,行過那一座山,拍過那樣的圖片,都成了題外話。裝備又是嗜好的過程 -- 裝備男行山、影相是無暇顧及遊山玩水的,他們都忙於測試自己的裝備,新買的,固然要試,舊有的,又要看看如何升級。從頭到尾,裝備成為裝備男的一切。

裝備男的心態很複雜,說他們在玩玩具,又不是。玩玩具可以是打遊戲機、製作模型。玩玩具可以關上房門,自得其樂。玩裝備,你不能關上房門對著裝備玩,必須從事裝備所屬的嗜好,裝備必須與嗜好相聯,不能像玩具般獨立存在。說裝備男在進行炫耀性消費,亦不然,名貴手袋、名表、跑車,實用價值和一般的產品無異,正是這個原因,才顯得炫耀性消費的氣派。女士們買了個LV手袋,絕不會像裝備男就自己的Domke相機裝一樣,介紹袋中的間格何等實用。

既不是玩玩具,又不是炫耀身家,裝備男追求一個字 -- PRO專業。裝備男玩嗜好玩到好PRO,他們不要停留在玩玩具這個小孩子的階段,又不想姐姐氣地靠消費來炫耀。好PRO的裝備,為裝備男增添一份成熟感,多一層深度,這樣至夠MAN。可是,我要補充一點,是裝備男在嗜好本身的表現,通常是乏善可陳。

2010/02/15

恭賀的藝術

恭賀親友的言辭,我認為最好是泛泛之辭,切忌為了顯出心思,專誠為對方祝福,原因是你一針對人,無可避免會針對對方不足之處,你潛意識為對方好,自然會想出他需要改善的地方,可是,崩口人忌崩口碗,一聽你的專誠祝願,輕則強顏歡笑,重則默然無言。我發現,每逢祝某女士青春常駐的,她一定年過四十。有老人家身體欠佳的,總要接受太多人祝福他龍馬精神,要一個八旬老人身體健康是合理的,要他精神如龍似馬,能飛躍奔騰,不是太苛刻嗎? 相反,我們又少有祝一個十八廿二的年青人龍馬精神。步步高升,學業進步,早日成家立室,三年抱兩,大富大貴等等,都是玩針對的最佳工具,可能言者出於好心,聽者逆耳。過年過節,但求好來好去,祝福說話都是例行公事,沒有人會怪你交行貨,除非你有心疾人,否則都是說些心想事成、出入平安、世界和平等等,四平八穩就好了。

2010/02/06

Facebook

Facebook一直在演進,今日已到了最後階段。大概兩年前,我開始玩Facebook,當時,這個交際網絡開始普及,主要的作用是加入朋友,然後交換禮物、poke來poke去,和佈置彼此的金魚缸,今日看來很單純幼稚的玩意,當時朋友間都很受落,在冷冰冰的網絡世界找到一點溫暖,在Facebook的發展歷程裡,那個是個讓朋友們彼此認識或再認識的階段。後來,不知為何,Facebook的版面稍有改動,金魚缸消失了,沒有朋友再poke,興起一種新玩意,就是心理測驗,它有個很特別的功能,就是與朋友分享結果,結果是有的朋友原來是再世楊過,有的做了當代李鴻章。那個階段的Facebook,是朋友間爭取彼此認同感的時期。再過一段日子,相信是人人花在Facebook最長的時間終於到了,就是玩遊戲。有遊戲是經營餐廳,也有是耕田,我不太明白,為何十指不沾米水的上班族會突然愛上種菜起來,這些遊戲的特色是要一齊玩,愈多朋友一齊玩,互動性愈強。在那個階段,Facebook成為朋友間一齊玩的地方,多熱鬧。由認識到認同,再到一齊玩,在Facebook裡,我們經歷了一次友誼的演進,這個演進,我們在現實世界裡,多少也經歷過,否則不會成為朋友,但竟然可以在網上不知不覺地重複了,真神奇。好了,今日,Facebook走到了最後階段,就是融入了我們的生活。餐廳和耕田都玩厭了,朋友們多了在Facebook分享生活,包括用照片分享最近吃渴玩樂的經驗,和用文字分享工作和生活感受。這個應該是Facebook的終極階段,它已步入成熟期,而且沒可能再演進,但這也未必是壞事,因為這會是最長久的模式。其實,朋友之間的關係也不過如此,熟落過,熱鬧過,長大了就一樣各有各面對生活的現實,可能會保持聯繫,但都是說說近況就是了。

2010/01/31

有印象的第一次長跑,也是最難忘的,是發生在大概八歲那年的一個仲夏,我跟爸爸回鄉探親的路上。爸爸的幼年在家鄉度過,對家鄉感情深厚,在他口中,那裡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我倒覺得鄉下是個悶透的地方,回鄉就是一連串漫長的飯局,順德人為食嘛,那次回鄉路上,爸爸與某鄉親邊走邊暢談,我悶到發荒。於是開始向前漫跑起來,爸爸在後面呼籲,你儘管跑跑,都是一條直路,不怕迷途的,跑到碼頭就停下來,在那裡等我們吧。於是,我開懷地盡情地往前,在這條只有兩個身位寬的泥路上馳騁,夾道盡是蘆葦,密密麻麻,但長得不高,一遍金黃,左方遠處是山,右方不遠是一條河,爸爸說的碼頭應該就在那一邊。我跑啊跑,開頭有點氣喘,稍一會,愈跑愈順,感覺身體愈來愈輕,離地愈來愈高,我從未有過這個高度的視野,跑下去,已不再費氣力,自由自在地滑翔。天開始黑,眺望遠處,我發現在前面有個村落,心想碼頭應該在村裡,於是便指導滑翔機加速。飛啊飛,有人在後面叫我,是爸爸,還騎著單車。原來我一早已跑過了碼頭而不自知,跑過龍,爸爸緊張起來,便問路人借了一輛單車從後力追。我的好勝心,差點闖禍,爸爸沒責備我,摸摸我的頭顱,一笑置之。之後,我們回到碼頭,怎料,所謂碼頭其實是一個不起眼的小石亭,嘿,鄉下地方,本應如此。長大後,我愛上長跑,喜歡由一個地方跑到另一個地方,旅程中,偶爾想起那次經歷程,和那個永遠未到達的小村落,我就會幻想是次的目的地就是它。爸爸早已遠行了,而步入中年的我,步伐已不再輕盈,但跑步已成為自我認知的一部分。

星期六,我跑了一趟。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Track 5

2010/01/24

緩步跑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Track 4

沿著域多利道緩步跑,頗愜意的,樹蔭連綿,路線彎彎曲曲,上坡落斜,遠眺維港汲水門景致,不時有意大利跑車擦身而過,霍家大宅是百看不厭的觀光名勝,每逢清明重陽掃墓者眾,蠻熱鬧啊。平時週末,幸運的話,可能遇見樂隊Soler成員,拖著愛犬跑步。

2010/01/22

Android

最近買了部裝有Google程式有手提電話,玩個忘形。這是我第一部smartphone,考慮了很久才決定買,只是為了追貼時代的步伐,看到現在50歲不懂用電腦的人失去工作,我下定決心不落伍。買了才知道電話不是用來對話的了。通電話這個動作已經out了,漸漸地,打電話給別人有點冒犯的味道,send個短訊,可以給對方多點徊旋的餘地。發明電話本來是用來拉近人際距離,技術發展到這個階段,結果又剛剛相反。通信太方便,約會承諾變得毫無意義,因為隨時可以改。我很嚮往武俠世界中,劍聖與無名相約十年的決戰,義無反顧,十年後,不見不散,到時看我的劍廿三。

扯遠了,我的手機,原來是用來玩,玩app。我最喜歡的一個app,多得好友老麥推介,是My Tracks。它利用衛星定位,追蹤我身處的位置,配合Google Map,可以用來記錄跑步的路線和速度。App可以有千千萬萬,聽說蘋果iPhone有更多app,不過,我看,smartphone對人的生活的真正影響不是在於app,而是在於人與人之間面對面傾談的習慣。以往,談話是用語言和作動做表達的,現在,語言和作動之外,還要加上一部smartphone,隨時隨地作進一步解釋。例如問起某朋友的近況,我可以即使用smartphone找到那人的近照,並展示之。對話多了一重深度。

2010/01/12

普通人

八十後的出現,言人人殊,傳統經濟學者說這班二十幾歲的年青人生活無憂,要尋求經濟以外更高尚的情操,就是要推動民主、保育等等。經濟學者這個說法,無非是為了表明,經濟發展對提高人類價值觀的重要性。另一邊廂,社會學者提出完全相反的理論,他們說八十後太貧困,供不起樓,企圖推翻整個社會制度。這理論明顯又是另有前設,就是希望為青年人爭取多撥社會資源。

我的解釋很簡單,就是在1989年,八十後最多只得九歲,讀小學三年班,他們沒有機會認識到當時受指是激進派的司徒華的風采。換言之,二十年下後,民主黨在食老本,到這個年頭,隨著新一代的成長,老本已經食到見到碗底,再過十年,又多個新一代長大上來,到時四十歲以下的,都看不到民主黨派頭上的光環。說到底,八十之後就是一班要爭取民主自由,但又不受民主黨控制的普通人。

2010/01/03

篤波

正式的名稱是桌球,台灣人叫它做撞球,我始終認為沒有一個名稱比篤波較貼切形容這個玩意。昨日,久違了的朋友約我篤波。我們相識多年,到昨日我看見他的手法,如此陌生,才彷然發現我們是第一次交手。原來我們說要相約篤球,說了五年空話。雖然是空話,但又不算是廢話,因為只要知道對方有篤波的愛好,彼此之間的距離自然縮窄。「篤波你都啱」彷彿有種同好感覺。事實上,篤波有它的魔力,是技術、戰略、運氣的結合,運氣又或者說手風順與不順,是我們業餘水平對決的勝負關鍵。篤波每個作動差之毫釐,講到尾,最重要是情緒控制,情緒控制得宜,球品自然好。足球是另一樣英國人玩意,足球員插水、偷雞我見得多,但在最高水平的桌球比賽上,某個球手打得不好,會主動要求裁判減分的,例如被判foul and miss。足球場上的烏龍球,勝方球員只會忘形地慶祝,在桌球枱上的烏龍球,勝方會連忙說對不起。即使是我們的低水平較量,球品是最重要的。「篤波你都啱」-- 你應該有品,這個無形的標籤效應,只有篤波的人才會領會到,就此建立信任。大商家們愛打高球,說方便傾生意,篤波不適合大商家,因為過程之緊湊,令人無暇傾生意,兩個人只能專注在波枱上。昨日,我打個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