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30

談佛

季善林在「談佛」一書,說世上任何宗教的興起,都是由於人類有精神上的需要。現實是,如果人人去做和尚尼姑、神父修女,哪有人生產和生肓呢? 因此,這位國學大師說,而宗教的演變,就是盡量令人付出愈來愈少的修行努力,換取同樣的精神滿足。他將這樣的演變,比喻為天門的入場門券愈賣愈平宜。怎為之愈賣愈平宜呢? 本來不准罪犯參與,後來說十惡不赦的人皆有佛性,接受之。本來成佛須要跨越多世來修行的,後來有頓悟這個途徑,即聞法當下覺悟成佛,雖然頓悟之前也有準備功夫要做。本來出家的人才能修正成果,後來放寬到在家的信徒也可以。本來成佛完全靠自己修行,後來說可以求神拜佛,借肋祂們的力量達到同樣效果。

季善林說,佛教因應社會的需要,初期已是這樣,佛教有些概念借用沙門教,例如業報、輪迴等。沙門教在當時的印度是唯一能抗衡建制派婆羅門教的宗教,婆羅門教是印度教的前身,相信滿天神佛主宰人間的一切,而信奉婆羅門教的族人是來自中亞的遊牧民族,佔領印度有部分領土,引入不平等的階段制度。佛教似沙門,便利於吸納現有的沙門信徒,但佛教較沙門容易得道,修行人無須做近乎絕食的苦行。另外,佛教提倡食素,也有利討好種菜的、原居的農夫。推祟戒律,有助管理成百上千的僧人。

我想,宗教處理的固然是天上的事,不過,始終由人去信,信的不可能是聖人,是聖人何須要信呢? 季善林的說法只不過為宗教塗上一點商業色彩而已。要知道季善林寫這些東西是在五、六十年代,唯物論風行中國的年代,取態上可能有所遷就,但我相信不至於違背良知的。

佛教其中一大特性,季善林也指出,是佛教可以傳播到另一個地方,中國,在這裡發揚光大,甚至改善進步,理論達到更深層次之後,再回流原產地印度。季善林說,關鍵在於這個宗教的適應力強。其強大的適應力源於,它並不倚重單一、固定的權威經典,而是開放式地將歷代的高僧的理論兼容並蓄。這個也有正反兩面,我想,像我的初學者就會感到無從入手。

2 則留言:

Barry 說...

佛陀時期的「沙門」並不是指某一宗教,而是統稱那些有別於婆羅門的修行者,佛教的出家人也屬沙門。

個人認為應從原始佛教,亦即上座部佛教入手較為容易。

茶怪 說...

Barry, thank you!

我到過你的BLOG看,很有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