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7

開會

最近很忙,幾件任務同時進行,又要出差、開會,再開會。我想,工作忙,首要工作是怎樣提高效率。例如,我認為一個會議人數超過三個,效率就會遞減。可惜,普通的會議有九個人出席是等閒事,廿幾人的也有。我發現,人一多,第一,每個人的注意力就下降,有的在玩手提電腦、電話,有的出出入入,有的遊魂。第二,發言者,其實來來去去都是兩三個,老大講好數了,小伙子們只有照指示做,沒有發言權,哪待在會議室發呆幹嗎? 還有,人多,議程自然長,議程長,與每個人有關的事自然相對減少,如果與你有關的事只是三分之一,但又被迫坐足全程,不如早早離場,返回自己的桌子玩一陣Facebook,或者落樓抽根煙。最差的,是人多的會議,開來就是沒結論,即使有action plan都不是個個都有人去跟進,因為人多,不是最重要的一兩件事情,就沒有人會追究,反正跟進了,也沒有人有興趣理會。更沒趣的是,耳目眾多,說來說去都是「面嗰浸」,說不出心底話,大家究竟想怎樣,答案永遠拖泥帶水,但是,了解大家其實想怎樣,正正是開會的一大目的。就這樣,白白浪費了二、三、四小時。更糟的,開一次會還未夠,因為每次效率奇低,要繼續開幾次,才能將事件敲定,如果可以的話。

2010/10/15

Granfalloon

Facebook的興起,造就了一個又一個政治運動,例如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有人說是Facebook的力量。除了與親友聯繫,這個社交網站亦可讓用家加入個別的小組,讓一班志同道合的陌生人聯繫起來,小組的主題可以是五花八門,可以是各式各樣的興趣、政治理念、商業品牌等等,我參加過一個叫「末日生還小組」的,用來討論萬一遇上全球性大災難,例如溫度驟變,甚至喪屍侵襲,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所謂地球村,就是一個不分地域、種族、文化的群體,這個概念早幾十年已經存在,現在由Facebook發揚光大。我想,那些一個個的小組,好玩之外,其實有何意義呢? 一班人素未謀面,之間存在幾多互信呢? 我想,那些小組就像科幻小說作者馮內果所指的granfalloons,人們在裡面只找到認同,而這種認同根本毫無意義的。馮內果說幾十年前指出,人就是同時間屬於多個granfalloon,包括教會、專業團體、球隊fans群、甚至舊生會,每個granfalloon內成員都稱兄道弟,但實際上,每個人之間都沒有關連。有趣的,是Facebook上真的有個小組叫Granfalloon!大概是馮內果的擁護者成立的,我也有加入。

2010/10/12

Facebook效應

相信大多數Facebook用戶跟我一樣,不知道這個社會網站的建立,背後有個偉大的理想,在新書Facebook Effect,科技版記者David Kirkpatrick揭露了,Mark Zuckerberg創辦Facebook,是為了建立一個禮物經濟 -- 一個著重分享的生活模式。Zuckerberg告訴作者,在原始的部落裡,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都著重分享,包括物質上的分享。直至人口越來越多,人開始不認識所有人,才開始有人偷雞,不願付出只求搭順風車。Facebook的設計就是帶人們回到部落世界,裡面每個人都認識對方,這樣才有可能分享。我想,這也是,每朋友上載一些關於生活的小細節,串聯起來,便成為一套具娛樂性的內容。這樣的內容,可能較專業的報紙雜誌更有吸引力,原因是那些都是更切身的話題。

Facebook的一大突破,是用戶都以真實姓名示人,交流的都是活生生的朋友,Zuckerberg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透明度越高,這個世界越美好。未來,你的朋友會隨時知道你身處何方、做甚麼,以至你的喜愛。更偉大的構想是人們擁有真正表達自己政治立場的自由,以至地球村式的世界大同。真的嗎,我沒有資格去認同,寫這網誌都是用筆名的。

私隱是Facebook的弱點,經常遭受批評,Zuckerberg有這樣的辯解,看,谷歌豈不是靜悄悄地搜集用戶的資料嗎? 他們將你的搜查、電郵用語都一一紀錄下來,相反,Facebook的做法,光明正大得多,分享的資料都是用戶自願上載的。我認為,要保障私隱,每個用戶都要為自己上載的內容負多少責任。谷歌的用法也無傷大雅,我又不是政治人物。

Facebook Effect是本有趣的讀物,尤其是對熱忱的用戶來說,叙述了這個網站的創立和發展,開始的時間,Zuckerberg沒有想像到用戶人數可以達到今日的五億,只是一個供他就讀的哈佛大學學生使用的名冊。之後,迅速擴展到其他院校,再後開放給大眾。他也不斷抗拒大企業的收購建議,以免Facebook偏離他的理想。他亦不願為公司的商業模式費心,拒絕在網頁上刊登廣告。諷刺地,他對金錢的莫視,令Facebook的市值更高,個人的財富更多。

2010/10/06

Keith Jarrett & Charlie Haden  ① No Moon At All  ② Don't Ever Leave Me


近期好聽的大碟Jasmine,收錄了兩首精彩作品,一次過在youtube找到。

票房大收、埋數蝕本

時常聽說某部電影的票房收入是多少,遠高於總製作費,直接引申到該部電影大賺。讀過Hollywood Economist一書,發現原來這個邏輯大錯特錯,事實上,絕大部分的電影都錄得虧損。一部電影賺錢與否,無須看票房,早在電影公司和演員簽約的時間,已決定了,條款辣手一點,回本的機會就更渺茫。據稱,在要求條款上,阿諾舒華辛力加出名辣手。業界流行的一句說話是:「這裡沒有淨數」("There is no net.") -- 收入扣除支出得出的數字是沒有意思的。

首先,票房收入的六成,落了院線和戲院公司的袋。餘下的四成,扣除市場推廣、影片拷貝成本和保險費後,得出一個毛利。到現時為止,票房收入已經被瓜分得七七八八。僅餘的毛利,其命運就如自助餐上,剛推出的冰鮮生蠔。製片商先佔去三分一,作為分銷費用。即使前頭已收了一筆片酬袋袋平安的大牌的演員和導演,在合約上指定要在毛利上分花紅。之後,找埋製作費的尾數,錢就此分完。

一些二線演員以及低級的製作人,在簽約時,製片上都承諾給他們花紅,不過,派花紅的次序是在大明星之後,等到所有支出付清得出的所謂淨數(net),在淨數中分發。正如上述所言,這裡沒有淨數。就這樣,一部收得的電影,在這個古怪、且不平等的財務安排下,製片商、大明星、大導演可以大賺,但電影本身是蝕本。

2010/10/05

通識

真正目標為本的課程,讓下一代能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工作上,投身社會沒難度:

學科 內容
中文 -- 倉頡輸入法
英文 -- 電郵撰寫
會話 -- 實用普通話
數學 -- Excel Spreadsheet應用
社會 -- 打印機修理
科學 -- 電腦修理
健教 -- 打電腦正確坐姿練習
美術 -- Powerpoint 應用
體育 -- 搬蒸餾水桶練習

2010/10/04

霍金

霍金說,宇宙並非上帝創造的。這是反宗教的言論嗎? 我看不是,這剛剛開展了一門新的宗教。

霍金的新書高居暢銷榜,這證明了我們愛買自己讀不明白的書,我估計百分之九十九的讀者只讀完第一章便止步。

霍金的名字在Twitter成為熱門字眼,證明大部分Twitter用家都不知自己在說甚麼。

如果我有幸遇上霍金,我會看見一個天才。如果霍金看見我,他會看見千萬顆物理學微粒,堆成一個人形。

很多小孩子喜歡讀科學,原因與霍金無關,原因是學識科學,小孩可以無須聽爸媽的話,爸媽多數不是科學家,或者即使爸媽是科學家,他們的訓話都不會太科學。

OMG不再是Oh My God的縮寫,霍金認為宇宙起源來自大爆炸,而大爆炸的原動力是地深吸力。從今,OMG應該代表Oh My Gravity。

據說,上帝花了七日創造天地連休息,霍金的版本是宇宙的形成只須瞬間。我關心的是,星期可否縮短一兩天,讓我有多點假期。

我永遠都不明白,為何有人可以憑計數可以追查到天地之開端,但天文台連明天的天氣是晴是雨都算不準?

2010/10/03

間接

威士忌的釀制方式很間接,有別於啤酒、紅酒、米酒其味道主要來自原材料,你是甚麼造出來的就應該是甚麼味道,威士忌則不然,它的味道有八成是來自盛載它的木桶,甜、苦、果味、果實味等都是因為酒在木桶內吸收木桶的原素而得來。我不能想象自己將一件傢俬放入口腔,但飲威士忌原來就差無幾。間接,還未算,木桶的不同,酒味自然不同,而蘇格蘭人喜歡用別的酒種用過的易手木桶,借用其他酒類的味道,為威士忌添色彩,情況就像鄰家有個乖孩子,你希望多邀請他到來與自己的孩子玩,希望籍此感染自己孩子,變乖。最近我飲的Glenfiddich十五年陳,經過先後三種木桶的培養,制造美國波本酒用過的木桶,帶來甜味; 載過西班牙些梨酒的桶,添上果香,最後是新的橡樹木桶,供給果實味道。配合本身的麥芽味,結果是豐富厚重的佳釀。英文有句話形容人的: blunt to the point of rudeness, 太直接可能變成無禮。我想,原來待人接物和造酒一樣,間接點可能更令人舒服—些。

2010/10/01

帶你看風景



聽說每個女兒都是爸爸前世的情人,是嗎? 我不懂,不過,隨著阿甜漸漸長大,體格強壯起來,我們多了帶她出街玩。到處逛,這個我想倒有點像初初拍拖。之前,一起乘坐渡海小輪,明明可以坐地鐵的,偏偏要坐船,為的是吹吹海風,欣賞一下海景。暫時未曾帶她到海洋公園去看水族館,沒問題,到酒樓飲茶,趁機帶她到養海鮮的魚池,那裡一樣有海洋生物給你看個夠。今日繼續有驚喜,上山頂玩,先到山頂餐廳吃個貴夾唔飽的午餐,然後環繞行人徑走一個圈,鳥瞰維港,再到老襯亭吃乳酪雪糕。與拍拖不同的,是過程中大多數環節,甜甜都只有看的份兒,吃和行都是爸媽包辦,但第一次上山頂,看見各式各樣的事物和人物,應該算是一個難忘的一日,對爸爸的印象,大概加了幾分吧! 甜甜平時親媽媽多過爸爸,我是要惡補的一個。

今日,天高氣爽,行山的季節又來了。

阿凡達、鐵達尼號

最近看了阿凡達,發現自己很久沒有看到一套戲如此的爛,對上一套是近十多年前的鐵達尼號。兩套都是大導演占士金馬倫拍的。先說阿凡達,劇情老土,炒二十年前的與狼共舞。都一樣講侵略者當中的,一位年青人同情被侵略的一方,之後歸順,反過來對抗侵略者。與狼共舞拍得早、有創意,而且較真實,講美國人打土著,而不是打外星藍色人。阿凡達片長二個半小時,我看了頭半小時已經猜到其餘的劇情。還有,太幼稚,自我中心得像小孩子,當然這是一部動畫,但我總聽到大人說這部戲怎樣意義深長,為什麼那位青年相信,並竟然證實了自己是傳說中的英雄呢? 幼稚,可以說是阿凡達和鐵達尼號的共通點。鐵達尼號的問題在於,將一個puppy love的故事,說成是至死不渝。由puppy love到至死不渝,中間有個很大的缺口,導演沒有交代。導演大部分時間是講一個乳臭未乾的少年,低下階層,被一個上流社會,而且充滿成熟風韻的少女吸引,驚嘆她何等的"astounding",這可以說是少年對性的好奇,頂多只能算是puppy love,用了95%時間說puppy love故事,到最後竟然是精武門、陳真式的、以大局為重的了斷。如果看阿凡達,我寧願重溫與狼共舞,要看puppy love,我會再看Great Expectations,至死不渝的,我首選我的野蠻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