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28

口神

除了充饑和汲取營養之外,吃東西的功能,近年已經伸延至無遠弗界,你心想要達成任何願意,都可以靠把東西放進口腔來實現。

加高工作效率,有葡萄適,可以加速腦轉數。要牙齒健康,早晚漱口還不夠,咬有晒駱駝的香口膠。口嗅? 食龜靈膏。有廣告甚至將龜靈膏推崇為萬應靈丹,美容、增強男士性功能、小孩子讀書聰明些都有效,信不信就見仁見智,至少廣告商想到這些綽頭,總有他的原因。

要減肥嗎? 明明應該吃少一點,可是一樣有食物吃了可以減肥,就是乳酪。天氣冷怎麼辦? 當然是多穿衣服,不,今晚打邊爐。食甚麼能轉變命運,吃髮菜蠔士。

不生育,有東西可以吃,要選擇生男仔或女仔,也有東西可以吃。我有一次陪太太聽育嬰講座,講者談到懷孕後期,胎兒應該自動轉移身體,頭向下以便出世。有個媽媽竟然問,如果胎兒不曉自己轉身,可以吃些甚麼? 不知道那位發問的媽媽是太著緊,還是太過信任自己個口。

聖誕大餐、團年飯、開年、情人節晚餐、復活節有朱古力蛋、端午節有糭、中秋節有月餅,生日有蛋糕或壽包。和食物無關的節日你會興趣大減,例如清明、重陽、國慶、回歸日、佛誕、勞動節。這些節日全部都有假期,更不用說都別具意義,但總覺得少了些節日氣氛。氣氛這回事,原來不需要怎樣感受的,氣氛就是從口腔吃進來。

報章上,除了飲食版,其他的版面,例如散文版、消閑版、健康版,都離不開食。連頭版也一樣,早前國家主席到美國出席國宴,有報章在頭版介紹其餐單。當然,識飲識食能顯示自己的身份地位,不在話下。

人對飲食的祟拜,以及相任靠吃東西能醫百病、催吉避凶、滿足不同願望的態度,猶如往時人們飲香爐灰開水以為能治病,都是迷信,我叫今日這種現象做「拜口神」。

2011/01/25

Let It Go

無聊Twitter自錄:

The origin of depression is TTM --> Thinking Too Much.

The cure of depression is R.E.L.I.G.I.O.N --> Relax, Eat, Let It Go, I Owe Nobody.

What lies in the center of RELIGION is LIG --> Let It Go.

2011/01/24

齋沙漠

除了社交之外,守齋戒另一大難題是找食店。香港是個齋沙漠,大家樂和大快活,完全沒有照顧素食者的餐單。全部菜式勻以豬、牛、雞為基本。即使是紅燒豆腐飯、意大利雜菜湯,都有肉。麥當奴也是一樣的豬、牛、雞,以前有個田園沙律供應的,現在卻只限於走高檔路線的McCafe店,才有出售。茶餐廳更不在話下,早、常、特各餐離不開豬、牛、雞。飲茶又如何呢? 除了馬拉糕,我想不出有任何點心不配上肉類,豬、牛、雞、蝦,連豆苗餃和鮮竹卷亦如是。

我可能找錯了地方,要食齋,應該上齋舖。對,但齋舖很少有可以接受的,我不是食家,吃得不講究,但求青菜豆腐飯已經心足。我到過的齋舖不是勁落味精,就是多油多鹽多色素,好像怕你嫌他沒有肉,沒有味,因此加上非常多的刺激物來補償似的。這類食物只適合習慣餐餐豬、牛、雞的客人,間中吃一次齋,也不覺得太寡口。但絕不適合作為長期指定飯堂。

好的齋舖是有的,我到過的有寶蓮寺和書蟲。一間在大嶼山,一間在南丫島,好不遙遠。修行即使不貪求色香味,也得有個吃來妥當的去處吧!

2011/01/22

挪威的森林

原著,我幾年前讀了一半。電影前星期看了。我不是村上迷。只從一個普通的觀眾看一部電影的角度,寫寫感想。這部戲有很多可觀的地方,攝影、美術、女主角們都很美。那支出現了兩次的百靈壇威士忌,植入式廣告即使有點著跡,也與劇情配合得很好。印象最深的,是一個木頭人做男主角。不知道小說中的人物是這樣,還是只是電影的問題,不知道是導演的問題,還是演員本身,又或者是普遍日本男人的通病。總之,這個男主角,就是木無表情,冷凍到一個絕情的地部。

好朋友自殺了,阿嫂找上門。未點猶豫也沒有,就跟她上床。上完床之後,也沒絲毫沒有內疚,還順口問了句:是第一次? 之前他沒有上過你嗎?

後來,這位女朋友自殺了,她的老師又找上門。男主角照樣跟她上床。若無其事得像: 要做嗎? 做吧。對之前的女朋友一點尊重也沒有。

遇到這樣戲劇化的情形,他的反應是冷靜、害羞、迷惑、隨和、麻木,還是以上的總和呢? 我都無法領會到。無論怎樣都得有個表情吧。他完全沒有,就像個哈佬吉蒂洋娃娃一樣。

即使他得知女友死去,演了一幕呼天搶地的情景,程度之大,令人驚愕。但下一幕,他就要與那位老師上床。接著一下幕,他愛上另外一位女生。

即使撇開道德不談,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經驗如此情海翻波,總有百般滋味在心頭,在這位男主角臉上沒有表露半點跡象。如果這部是奇情懸疑片,應該會很精彩。

2011/01/21

私齋

我食齋,已有差不多兩個月了。身體感覺良好,開始時因為沒有肉下肚,會缺乏飽肚的感覺,後來吃多了含豐富蛋白質的食品,便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先初以為食齋是個人的選擇,這兩個月的經歷告訴我不是。身心的適應是小事,更大的困難來自人際關係方面。

自己家庭沒有問題,太太也習慣少吃肉。但是回到媽媽家,她要不是羊腩煲,就是打邊爐,家姐和弟兄都很喜歡,回家吃飯冒求痛痛快快地吃一頓,如果他們知道我吃齋,實在太掃興了。我又怕媽媽擔心,傳統的觀念是,不吃肉不飽肚,不夠營養,不夠能量,甚至在冬天不夠溫。直到現在我仍未告訴媽媽和姐弟。

和朋友吃飯,情況也類似。一起高高興興去飲茶,你自己叫碟油菜,一碗白飯了斷,很沒趣。而且,你這樣,少了一個人分享,其他點心也不能叫得多,乞人憎。

工作上,更是不可能。守齋的話,你不能應酬。到國內公幹,你這樣不吃,那樣又不吃, 刁喬扭擰,不上面,還是嫌棄鄉下菜呢?

因此,我在很多情況下須要破戒。守齋不成,我只有私低下食齋,平日早午晚自己單獨吃,或許在屋企吃,都不吃肉了。我叫這樣的飲食習慣做「守私齋」。

2011/01/20

善有善報

今世做多些好事,幫助人多些,是否可以下世過得好一點呢? 順利一點? 至少健康一點? 之前,我相信善有善報,是佛教的基本道理。為什麼有人投胎做富豪後代? 為什麼有人生來就有殘障呢? 我之前想,這都與他們前世所積的福有關。前世是德蘭修女、岳飛這類偉人,投胎就做富豪的兒子。相反,前世的壞人、衰人,今世若不至做牛做馬,即使做得成人,也須受殘障之苦。我以為,這就叫報應。

現在,自己僅有的佛教知識告訴我,這不是報應。如果這些是報應,果報實在太微不足道。富貴貧窮、身心健康,都是虛幻的,人生就像發了一場夢罷了。信佛的最高目標,是成佛,成佛之前須要開悟。悟性高的人,較其他人容易覺悟,這也和財富與智力無關。根據六祖壇經,惠能大師本來是柴夫,目不識丁,偶然在街上聽到有人念經,就開悟了。真正有福氣的人,是對佛法領悟力高的人。相反上世做得壞事多,即使投胎成人,罪業深重,領悟佛法的能力便低,難於修成正果。

所謂的積福,原來不是捐錢、做善事。金剛經說,即使捨身救人,所積的福,也不及向別人講幾句經文。我想,意思是:做善事你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解一時之困,但不及讓他們有機會接觸佛法,從而離開生死之苦。

佛教不是導人向善嗎? 是的,做好事,好公益,必須的,是修行的一環,以準備好自己來學佛,但大概不涉及追求人間上的回報。另外,修行到了某個境界,就自自然然啟發出慈悲心,廣泛的愛心。這個也不是刻意能夠做到的。

至於人的命運有不同際遇? 如果不是因果報應,還可以是甚麼? 我想,只可說是無常。

2011/01/18

夢中人

何謂無明呢? 佛說,無明就好像一個人在發夢,誤以為在夢境裡的事物是真實。生死輪轉,本身是不存在的,只因人的迷妄而生。認清楚這一點,知道自己是在發夢,便能消除無明。消除無明,便能脫離生死。

國學專家南懷瑾解釋圓覺經,說既然是發夢,何必喚醒他,由他發個好夢吧。佛說要喚醒夢中人,南懷瑾問,到底是慈悲?還是狠心?

我想,無論你生活上遇到多大的挫折,只要為人樂觀,不太吹毛求疵,總覺不枉此生。就算這一生如佛家所云,是個夢,相信樂觀的人都希望這個夢繼續發下去。

我想,究竟拜佛的人,是否每個都相信自己在發夢呢? 據我的觀察,不少信徒拜觀音、拜佛祖,是祈求家宅平安、逢凶化吉等等。這些都是人間的好事,不過如果人間的萬事萬物皆是虛幻的,又有甚麼所謂平安不平安、吉祥不吉祥呢? 更枉論有祈求升官發財的。

不過,佛教不是純粹論理想的,更重要的,是其也有近人情的一面。佛教鼓勵信眾祈福,觀世音菩薩很樂意為善信消災解困。要不然,佛教很可能只局限於僧侶,而不能廣為大眾所接受。

2011/01/14

菩薩自由行

俗語有云,滿街都是菩薩。菩薩是尚未成佛的聖賢,有好的心腸,能為世人消災解困,例如觀世音菩薩。他們可以化身為凡人,用不同的方法幫助我們,有時是直接施救,有時則做醜人,故意做衰人,以磨練我們的心志。在我們看來,幫我的人和害我的人,都可能是菩薩的化身,我們不會辨別得出,所以有人說滿街都是菩薩,來比喻當中妙處。

今日,不少大陸同胞在到香港,不守秩序、妄顧公德,對本地人帶來很多滋擾。有時氣得我想破口大罵。不過,可能那些打尖、爭先恐後、排隊總愛用胸口貼著我背脊、讓小朋友當街大小便、拖著小朋友亂過馬路的大陸同胞,正是菩薩化身。我應該像其他守秩序、顧公德的人一樣敬愛他們。說真的,不是開玩笑。

即使未學佛之前,我也同情他們,真的。香港在過去幾十年的繁榮,都是建築在內地同胞的痛苦之上。貿易、輕工業乃至金融業蓬勃發展,都與國內的封閉式經濟制度有關。要不是他們那麼慘,我們就不會這麼好。所以,現在忍受下,算不上甚麼。這個想法是從經濟方面考慮而已。

2011/01/13

無明

佛教信因果,即每樣事物的出現,皆有原因,而其本身,又成為下一樣事物的原因。

就輪迥,佛教以一連串因果關係來分析,並稱之為「十二因緣」,認為人生生世世困於輪迥而不能逃脫,正是受到種種因果維繫著。佛祖認為,想逃脫,就須要將這個「十二因緣」的連鎖關係打破。打破每一個的關鍵,當然在於消滅它的上家。最後,佛祖追索到十二因緣的始因,始因是甚麼呢? 答案是「無明」。何謂「無明」? 這個須尋經問典,我猜想,大概的意思是不明白。

問題來了,究竟甚麼產生「無明」呢? 答案當然不可能有,因為如果有,「無明」就不會是「十二因緣」之始。

但如果沒有因,即是說「無明」是沒有因由地存在,我想,這只有兩個可能,一是「無明」偶發性地出現,二是它已存在了很久很久,其因由已經沒法考究。那麼又怎能消滅「無明」呢?

無論如何,如果我理解沒有錯,「無明」的相反,應該是「有明」。可能,有明就是指智慧。

至少可以確定的,是「無明」不是「無信」、「無學」、「無善」、「無恥」、「無能」、「無望」或「無術」。佛教強調的是「明」,明白了,就成了。

話說回頭,由「無明」到「有明」這個過程,是怎樣呢? 它又如何接入因果之說呢?

寫這些,我不是為了表達任何立場,只用作自己的筆記。

2011/01/10

轉世投胎

佛學說人生是痛苦的,我一直對此不以為然。我想,人生有苦,可是也有樂啊! 何必要跟佛祖一樣,脫離輪迥呢?

讀聖嚴法師的「佛教入門」,才明白到原來自己想得太簡單。

聖嚴法師說,人生固然有苦有樂,佛說的苦,不在於人生裡面的感受。而是,輪迥不斷,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不斷地重複生生死死,永無休止,這樣子就是佛所指的痛苦。

我自己加以理解,比喻有個人在遊樂場玩旋轉木馬,玩完一節又一節,日以繼夜不停玩,心情自然高興,但在旁觀者看來,這個人是多麼苦悶。我不知道,聖嚴法師所指的輪迥之苦,是不是這個意思?

不過,我又想,苦與否,是相對的,如果說玩旋轉木馬是苦,那要看不玩又有多快樂,如果離開木馬,有個溫暖的家庭等待著他回去,又或者有光明的事業前途由他發揮所長,那就對板。但如果周圍寂靜無人,沒有朋友,有個木馬玩,算是不錯。

生生世世的輪迥再苦,起碼我有機會娶個老婆。即使今生一事無成,也希望下世拿個奧運獎牌,再下世做個村長鄉紳。脫離輪迥又有多快樂呢? 這個是我等凡夫俗子想不通的。

2011/01/07

煩惱

佛學將煩惱的根源歸納為八種,稱之為八風 -- 利益、損失、榮譽、毀謗、稱讚、譏笑、快樂和痛苦。有趣的,是當中不但有負面的,也包括正面的,正負各四個,我想,原因是得到利益、榮譽、稱讚和快樂,同樣也有失去它們的一日。今日的價值觀教我們盡量爭取利益、榮譽、稱讚和快樂,依佛學所說,這些都不應該追求。不過,正因為這些都是一向公認為美好的東西,就最毒,最令人防不勝防。我自己就時常中招,利益令人興奮,可以證明自己有多棒; 榮譽是非同可小的事,可以光宗耀祖,我沒有,這個不成問題; 稱讚,我倒希罕,每次有人稱讚,我口中連說不敢當,感覺卻飄飄然、久久未能平服,久而久之,就變成為別人而活,自己沒有主見; 快樂,我固然很享受,要享受到盡,才算盡興。

這八風當中,別人的影響佔了至少一半 -- 榮譽、毀謗、稱讚和譏笑。如果減少介意別人對自己的觀感,無論是好與壞的,都不予理會,可減少一半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