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北俊未能連任立法會議員,真可惜。早前,與家人朋友討論應該投誰一票,大家的討論都圍繞著誰學識較豐富、誰有專業資格、甚至誰言行較穩重、形象較正面等等。我可以找十個具備以上條件的人,但未必有一個做到好議員。那些做了十年廿年還說要爭取甚麼的,面皮太厚,他們如何解釋爭取了那麼久都徒勞無功呢? 只管開空頭支票,叫我怎能相信你在之後四年可以兌現呢? 為何不讓其他人試試呢? 選田北俊,不是他說過要爭取的東西合我口味,而是基於他過去的貢獻,這席位是他應得的。
2003年七一遊行之後,田少上京向中央解畫,表達港人的訴求,更不惜辭去行政會議成員一職,以保行政會議的集團負責精神。這不是上街叫口號,做show的簡單,而是要負起巨大的政治風險。之後的結果,相信大部人都滿意,政治徹消廿三條立法,埋下老董腳痛伏線。田少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他的政治勇氣和承擔,在關鍵時候發揮作用,是立法會內罕有的。你可能問,哪只是一件事吧,田少其餘的功勞不多。我認為一個政治人物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遠較他勤力開會、是否大狀、說話是否大聲,更更重要。在歷史上,政治人物一生有一兩件事績已經足以令他一生受用。只不過香港人太善忘,輕視歷史,不知道田少為香港的貢獻。
10 則留言:
邱吉爾在打贏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人便紛紛改為支持工黨,把他趕出首相府……
政治就是這樣的,自由黨面對這樣的結果,並非沒有因由,不能夠怨別人。
I beg to differ.
田大少只係在重要關頭無做一件壞事。相比起上黎,二十三條d文件太複雜嚇到我地一楞楞,大狀黨(當時尚未成立)不斷出黎同我地解讀,指出細節裏的魔鬼,佢地先係在歷史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比田大少值得尊重。
I beg to differ.
田大少只係在重要關頭無做一件壞事。相比起上黎,二十三條d文件太複雜嚇到我地一楞楞,大狀黨(當時尚未成立)不斷出黎同我地解讀,指出細節裏的魔鬼,佢地先係在歷史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比田大少值得尊重。
阿信上。
brian,邱吉爾的例子說明,田少的遭遇不是獨有。
不過,美國戰後,民主黨能連任,就好少人提。邱吉爾這個例子之所以源遠流長,正說明它本身的荒謬性,對嗎?
可能你熟政治,了解立功與當選之間的關係,多多指教。anyway, 估唔到咁耐冇見,仲有上黎捧場!
邸生單野,證明左英國佬係幾咁理性,佢地明白帶領國家打仗的領袖係邱生呢類偉大人物,但重建經濟卻未必係佢最強。英國佬理性得有點無情。
阿信上
阿信,兩方的channel唔同,田少爭取到中央對港人的信任,是大狀們做不到的。anyway,即使大家都有功勞,選舉結果都無理由差咁遠,當然要睇其他因素。
田少在香港剎那光輝,也是港人靈活走位的寫照。如你所說,未必要勤力開會預備睇文件,只要有punch有soundbite,自然有曝光率有知名度。差就差在,這種玩法賞味期限較短,除非久唔久搞搞新意思或者像長毛那樣有一批支持「長毛核心價值」的擁躉,否則,下場與蔡楓華類同也不令人意外。
美國民主黨在二戰後長期執政,與他們的政策主張(大政府、褔利主義)較為有關,戰功並不是重點。英國工黨能夠在戰後大部分時間執政(直至80年代),也與當時的政經大氣候有關。Election is always is a bet on future, not about the past,這是政治及選舉的鐵律。
凱哥,你的blog及文章我也一直有看呢,最近工作較忙,遲點再找個機會出黎飲野。
你總寫出我所想的......
咁啱?!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