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13

集體回憶屬誰

胡恩威在<<香港風格>>一書中說: 「在太古廣場、太古城、又一城、新城市廣場與及眾多的冷氣商場裡面,沒有歷史,沒有感情,沒有甚麼可以記憶。商場的光線只有一種,沒有四季,無雨、無風,人與人的距離很接近,但當大家透明,沒有笑容,沒有甚麼,甚麼都沒有。這就是資本主義唯一的理想生活嗎? ... 在深水埗的大街小巷裡,有雨,有風,有人世間的悲歡離合,有黑有白有灰,有紅有黃有綠。夏天的汗水,又濕又熱,活受罪。」

讀來很順心,但茶怪再想,所謂集體回憶,是屬於誰的回憶? 對於八十年代成長的一代,包括茶怪自己,舊區商場是集體回憶,新商場不可能是,但對於下一代,和下一代的下一代,這些舊區商場不是他們回憶的一部分,現在新的商場,將來就成為他們的回憶。如果我們這一代純粹為了懷舊,為保留所謂「集體」的回憶,就漠視了下一代的權利,去經歷自己的年代,建立自己的回憶。

胡先生將人的冷漠歸咎於資本主義,說舊日子多好,茶怪問,深水埗的大街小巷,有人氣的商場難道又不是行資本主義的嗎?

1 則留言:

Lo On Nie 說...

我是九十年代成長的代表。住過灣仔、西區、南區。胡先生所講的「舊區情懷」,我有幸在童年於灣仔感受。看見灣仔的舊樓變屏風柱體、利東街十室九空,感覺也絕不良好。

在西區,我也懷緬正街已經消失的大排檔。

可能是我與別不同,但我不覺得麥當奴或者大型連鎖店或者新式商場會成為我這一代,或下一代的「集體回憶」一部份……因為它們多數一式一樣,依著mcdonaldization的規則運行,從觀塘走到屯門再到天后都不會有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