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29

毅行力量

蔡東豪的新書<<毅行者>>細說這個一百公里競賽的故事。從每個毅行發燒友的的經歷,探索毅行者精神。茶怪想,毅行者這股由眾人集結而發揮出的力量,不計酬勞,不談資本主義原則,就像太陽能和其他取之不盡的天然資源一樣,能否將之轉化成更大的力量,對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今日,但凡有自由市場解決不來的社會問題,如福利、醫療、教育、文化、藝術、電影、保育等,社會人士第一時間將責任推到政府身上。政府也好像是義不容辭地,積極向立法會申請撥款,加福利,攪文化活動。政府好像相信,「市場來不了的,我來。」慷的卻是納稅人的慨。可是,要資源有效地再分配,茶怪想,政府是次選。較佳的選擇是循慈善。徵稅會影響生產力,削弱經濟活動,更重要的是,稅款的用途取決於政治考慮多於「實際需要」。

究竟何謂有「實際需要」,究竟攪「維港巨星匯」、資助電影業、還是資助粵劇,還是保護雀鳥生態較好? 還是幫助窮人? 茶怪唔知,政府亦不應話事。最好由付錢的人決定。由慈善團體籌款,捐款人各自選擇幫助的對象。如果社會整體認為保護雀鳥生態較發展電影業重要,保護雀鳥生態能吸引的捐款自然比較多。你可能問,在經濟掛帥的香港,哪裡更多的善長仁翁?

從毅行者活動的成功,可見慈善不是一個如納稅一樣的「零和遊戲」。善款可以較經濟增長快,而且不會阻礙經濟增長。因為是自由捐贈的,不可被視為個人或企業的生產成本,不會損害他們賺錢的誘因,反而,做善事令人開心,本身是一種「好東西」(goods)。籌款活動成敗視乎主辦機構能否令捐款人快樂。慈善團體之間是有競爭的,但他們從競爭過程之中提升他們的籌款活動的吸引力,令捐款人開心,籌款總額就愈來愈多。社會提倡公益慈善,較推行福利為佳,這樣每個人捐錢增多,交稅減少,付出的感覺更具意義。

2 則留言:

匿名 說...

人生比毅行更刺激。
完了毅行,繼續人生

匿名 說...

包括寫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