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26

振興

振興經濟其實好簡單,政府庫房有一萬二千億港元,扣除用來抵償港元的四千億外匯儲備,再預留四千億供兩年赤字,餘下的四千億全數發還給全港七百萬人,每人分得五萬七千元。由他們選擇消費、儲蓄和投資。不用去斟酌那一千元消費卷,還是甚麼扶貧,那五萬元應該較任何建議中的方案都多。

可能有人說,平均分不夠公平,應該派多些給窮人,少些給錢人。我認為,這個爭辯沒有意思,香港每七個人當中只有一個納稅,納稅的又不一定是有錢人。有錢人的數目很少。為此爭辯,只會白白浪費時間。

可能又有人說,這樣派錢只是放煙花,一次過。我認為,只有議員和政客才喜歡續少續少派,好讓他們維持民望。對於市民,錢愈快到手愈好。

還有人可能說,如果個個儲蓄起五萬元,沒有人消費,便無助經濟。我再認為,即使派消費卷,我也可以儲起自己原本準備用來消費的錢,整體消費不會多了。更重要的,是儲錢不等於不用,可能將來環境更差,到時之前儲起的錢,一樣可以振興經濟。如果現在未到谷底,可能白白浪費彈藥。

其實香港同台灣的情況不同,台灣已衰了很多年,政府希望沖喜下,無可厚非。但香港,經濟向下剛開始,原因並非消費導致,而是銀行資金緊拙,影響中小企營運資金。香港有聯繫匯率,不可以像美國一樣揼錢,又不能強迫銀行放鬆借貸,振興經濟可以做的不多。反而,這時有機會讓政黨和議員騎劫。我想,無論何時,政府會應該還富於民。

2008/11/19

布烈松


今年是法國攝影大師布烈松(Henri Cartier-Bresson)出生一百年,他被譽為新聞攝影之父,其作品至今仍然是攝影美學的標準。布烈松原本是畫家,都他發現攝影可帶來新體會,便醉心攝影,用相機代替畫筆。三十年代,他用的是當時的最新攝影科技 -- 徠卡相機。之前,人們用的是大型的四方盒型相機 -- 現時舊式影樓沿用的那種,缺點是笨重。布烈松找著輕巧的徠卡在街上來去自如,而且不會太觸目,可以捕捉大相機無法捕捉的影象,為世人帶來前所未有的觀感。加上他有畫畫底子,能夠將美術溶入攝影,打破了攝影作為紀錄功能的固有觀念。布烈松所推崇的攝影理念為「決定性的瞬間」-- 意思是當人物與景物展現最美麗的一剎那,就應立即按下快門。布烈松的攝影是現實的,不是排演出來的,固此,時間的掌握至為重要,錯過了永無從來的機會。我看布烈松的作品,可以看很久,看很多次,因為不斷有新發現。在他鏡頭之下,人與境物之間,構成微妙的關係,因為人不停移動,這些關係的展現稍縱即逝,那些作品能將之保存就是其價值所在。例如右邊這幅攝於1933年西班牙的照片,那堆小朋友的形狀與牆洞一樣。

2008/11/16

西高山

手和路,形態相似,功能也是,都為了伸延。形態上,兩者都有直有彎,是求靈活。而手和路配合得宜,可以建設很遠的目標。我想,社會的演進、探索,也是有直有彎,但人偏偏不能接受。經濟衰退被視之為敵人,要竭力剷除。其實,衰退和繁榮是並存,正如手和路,有直有彎,才能達至伸延的目的。不肯接受衰退,等於放棄繁榮。

2008/11/15

西環碼頭

地面厚厚的軚痕,肯定不是單車留下的,是大型貨車,這張相反映這個廣闊的「公共空間」用途的廣。可以是重型運輸的區間,也可以是小孩子休戲的園地。


在這兒釣魚有危境,海上浪大,不時淺起海水到岸上,另這位釣魚翁也要小心翼翼。

2008/11/10

Kilgore Trout

以下內容可能引起有信仰人士情緒不安。我尊重宗教自由,亦無意在此宣揚反宗教訊息,寫以下文字,純粹為記錄自己的思想。

馮內果在《冠軍的早餐》說,有個富翁看了一本虛構人物Kilgore Trout寫的小說,小說說「你」-- 即讀者 -- 是世上唯一有自由意志的人,其他人都是機械人,上帝時刻在監視你的一舉一動,給你考驗,看你的反應。讀畢,富翁於是見人就打,打傷了好幾十人,然後被捕。小說作者最後拿了諾貝爾醫學獎。

我估,馮內果要借《冠》在說明宗教可以令人瘋狂,而又是最好的醫藥。我相信宗教是超乎人的智慧所能理解。不過,以上的故事反映人本身借宗教而自我麻醉。幸運時我們要感恩,不幸時又要當是上帝的測試。總之,你一生的遭遇都是由上帝主宰,上帝在看你如何反應。

將馮內果的故事反轉,就是如果每個人都是讀者,即每個人都有自由意志,沒有人是機械人,人沒有一個行為是預設的,每個人根據別人的行為活動,而這個活動又反過來影響別人,那麼,上帝的旨意可以放在哪裡?當然,還有健康、天氣等是人為因素以外的東西,但範圍其實縮窄了許多。例如,你在街上無故被人打了一記耳光,你可能想那人是神或魔鬼派來的,要試探你甚麼。不過,其實打你那個人一樣有自由意志。

簡單來說,世界不是圍繞著你轉的。

2008/11/04

光環效應

朝早看電視新聞,有時會令我感到迷惘,尤其是近期的金融危機。有一天,美國股市下跌,新聞報道說原因是:「最新經濟數據,加深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憂慮。」翌日,股市上升,報道又說:「最新經濟數據,利好投資氣氛。」,究竟投資者對前景的看法,是否如報導所暗示,每天左遙右擺呢?其實兩天都有利好和利淡的經濟數據出爐,記者只選擇了合用的數據,來解釋當天股市表現。

我迷惘可能因為我了解得多,我有親身經歷。十年前我在報館工作,負責寫每日大市回顧,恒生指數每天不是升就是跌,平收才怪,但未必每天都有真正原因,可以解釋升跌原因,我的工作就是將大市儘量寫得「完整」一點,要有前因後果,否則,外籍編輯就會不耐煩質問:「Ah hoi, what's the story? Give me the story.」其實每天利好和利淡的消息多的是,只要併揍得宜,一個聽來具故事性的大市回顧,很快就做妥。

工商管理學學者羅森維(Phil Rosenzweig)指出,除了新聞報道外,雜誌﹑研究報告以至書籍,都充斥著看風駛悝的偽理論,他稱這個現象為--Halo Effect -- 光環效應。其著作《Halo Effect: ... and the Eight Other Business Delusions That Deceive Managers》(光環效應: 科學分析成功模式的九大陷阱) 指出,有用的理論應該是先有因,後有果。但很多學者和評論家,先觀察結果,然後論原因,這樣,理論很容易受結果影響,變成成敗論英雄。

在光環效應的迷惑下,一間成功的企業的所有發展策略,都是雄財偉略,一間失敗的企業,她的一切發展大計,都脫離核心優勢。一間由盛轉衰的企業,原先備受推崇的開放企業文化,會被視為無皇管。同時,一個原先被公認為高膽遠足的CEO,會被貶為一意孤行的獨裁者。

羅森維舉出很多生動的例子以說明光環效應的威力,以及其所引申的謬誤,還針對兩本經濟學的經典著作--《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 Lessons from America's Best-Run Companies)和《基業長青》(Build to Last: Successful Habits of Visionary Companies),指出它們所列出貫徹作者所推祟的經營原則的模範企業,即使何等成功,其表現都經不起時間的考驗,書籍出版後都步入平淡。這說明即使是經典著作,也逃不過光環效應。

光環效應可說是無遠弗界,影響人對人與事的看法,包括上司對下屬表現的評估、政治人物的民望、消費者購物選擇,以至個人的自我評估。

寫《財經拆局2》發現一些市場的神秘理論與光環效應有關。例如流傳多時的「秋官效應」,你有否察覺,當鄭少秋有電視劇上演而股市上升,沒有人會提及「秋官效應」,只有在電視劇上演而股市同時下跌,人們才紛紛搬上「秋官效應」來炒作一番,助長了「秋官效應」的魔力。

最近,股市大跌,更見光環到處閃,市場媒體充斥著「見跌測跌」的言論,像雪球般愈滾愈大,令群眾情緒走向極端。一年前,「見升測升」又是另一極端。

《光環效應》全書用語淺白,文字流暢,論述一氣呵成,觀點具啟發性,改變了我對知識的一些看法。如作者引述一位社會心理學家說,人不是理性的動物,只不過天性渴望將凡事合理化。

一位可口可樂迷,可以告訴你可口可樂比百事可樂好味的種種原因,但如果蒙著眼,他可能分辨得出,喝的是哪個牌子的可汽水,我想,這個矛盾大概是某種光環效應作祟。可口可樂之所以成為世界第一品牌,全因為她的廣告策略了得 -- 噢,對不起,悄不留神,我也墮進了光環效應的陷阱。
(刊載於今期《讀書好》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