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30

爭甚麼

說來稀奇,金融業在中世紀歐洲是個低層行業,宗教禁止借貸收息活動,經營此業的,唯有是長期散居各國、社會地位低微的猶太人,初期的經營方式是如今日的小販,放一張長枱在街上提供服務,英文banker一詞,就是來自長枱bench。

金融業成為吃食的行業,亦不是必然,如果她的營運模式仍然停留在中世紀,今日的銀行家的社會地位,可能如清潔工和地盤工無異。金融之所以令人趨之若鶩,原因是她賺大錢。在美國,除了金融,賺大錢的行業還有資訊科技、醫療研究和荷里活電影等,關鍵並不在於行業類別本身,而在於創新。

所謂國際金融中心,在西方經歷幾次遷徙,由意大利威尼斯,到英國倫敦,到美國紐約,從來不受政府計劃的約束,金融是個支援行業,哪裡有商業活動,那裡就需要她。歷來的金融中心,也是文化、藝術、貿易、商業服務中心,總之,是大城市。哪裡是大城市,那裡就是金融中心。

作為中國第一大城市,上海將成為中國的金融中心,實至名歸,一點也不稀奇。香港無需介意失去甚麼,這裡歷來的發展亦不是只靠金融業的發展,工業、貿易、地產曾是帶動香港發展的火車頭。

香港要介意的,創新能力的持續萎縮,無法再建立更新的產業,無法穩固自己的大城市的兼容特質。你問我香港應發展甚麼行業,我沒有答案,港人的集體智慧比我的高明,政府可以做的,唯有是開放創新的空間。特別是開放街道的使用權 -- 即恢復小販,和開放土地拍買制度,讓更多公司參與地產發展行業,兩樣都和土地有關,原因是香港最珍貴的自然資源是土地,最應該有效地運用。

十年後,香港若仍然固步自封,依賴金融而別的一事無成,更值得擔心。

3 則留言:

匿名 說...

愚見以為小販只是塘水滾塘魚,自已人搵自已人錢。七十年代生活水平低可堪糊口已不錯。有d野過左去無辦法返轉頭矣。

至於地產巨商與政府合法勺結數十年更不用奢望可打破,即無誘因亦無實際可行力。就算有此大氣魄之特首(但肯定唔會有),未竟其功,已被巨富們北上施手段拉下馬。

香港沒有其他出路,仍然只能搞金融,挨得一時得一時,過得一日得一日。
阿信

t.f. 說...

多謝你既意見,阿信,一個沒有對外貿易的經濟,是塘水滾塘魚,但唔代表唔會愈賺愈多錢。如果你講係啱,以全地球整體黎睇,一樣係塘水滾塘魚,點解人類又會愈來愈富裕?

地產果part,都係既,好難解決。

你話挨得一時得一時,係呀,如果解決唔到,咪就係咁。

匿名 說...

關於點解人類越來越富有.愚見認為, 由全人類角度看, 因為有d國家/地方(例如美國)有innovation, . 以前的工業化、上世紀末的網絡科技等, 促進了效率的提升, 創新, 省時。所以全個地球總體黎計, 人類咪會不斷進步. 到幾呢幾年,美國佬都急功近利,搞虛的資產爆升法, 結果搞出次按大頭佛. 但拉返來單睇香港嘛, 無乜innovation, 唯有搞下金融呀, trade呀, 賺下外面或上面錢.
阿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