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06

票房大收、埋數蝕本

時常聽說某部電影的票房收入是多少,遠高於總製作費,直接引申到該部電影大賺。讀過Hollywood Economist一書,發現原來這個邏輯大錯特錯,事實上,絕大部分的電影都錄得虧損。一部電影賺錢與否,無須看票房,早在電影公司和演員簽約的時間,已決定了,條款辣手一點,回本的機會就更渺茫。據稱,在要求條款上,阿諾舒華辛力加出名辣手。業界流行的一句說話是:「這裡沒有淨數」("There is no net.") -- 收入扣除支出得出的數字是沒有意思的。

首先,票房收入的六成,落了院線和戲院公司的袋。餘下的四成,扣除市場推廣、影片拷貝成本和保險費後,得出一個毛利。到現時為止,票房收入已經被瓜分得七七八八。僅餘的毛利,其命運就如自助餐上,剛推出的冰鮮生蠔。製片商先佔去三分一,作為分銷費用。即使前頭已收了一筆片酬袋袋平安的大牌的演員和導演,在合約上指定要在毛利上分花紅。之後,找埋製作費的尾數,錢就此分完。

一些二線演員以及低級的製作人,在簽約時,製片上都承諾給他們花紅,不過,派花紅的次序是在大明星之後,等到所有支出付清得出的所謂淨數(net),在淨數中分發。正如上述所言,這裡沒有淨數。就這樣,一部收得的電影,在這個古怪、且不平等的財務安排下,製片商、大明星、大導演可以大賺,但電影本身是蝕本。

1 則留言:

老麥 說...

史上最賺錢的電影,是深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