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擁護舊香港價值,包括新聞自由、法治精神,以及植民地時代的建築,不過,隨著中港兩地的融和,舊香港價值漸漸退色,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再不願意,也沒有能力阻止。唯有一種舊香港價值可以歷久常新,那就是集體回憶,因為無論世界甚變,沒有人能拿走在你心裡面的回憶。
昨日颱風襲港,相信也掀起不少港人的回憶。記得小時候,打風是一個小型的嘉年華,不用上學,親戚到來打麻雀,一起吃公仔麫,外面風大雨大,更感覺到家庭的溫暖。昨天掛八號之前一小時,我提早下班,跑到街市買菜準備晚飯,不知是否回憶驅使,我刻意買多了蔬果,作為打風期間的儲糧,心想,這是打風前例必辦妥的。
可是,不單只是政治氣候改變了,近年香港,連天文氣象也改變了不少。以往的颱風,一打就一兩日,現在的,只維持幾個小時。打風,由嘉年華,變成擾擾攘攘的虛耗。
今早,落波前半小時,電視新聞報導,直播街上的情景,巴士站前己見人龍。看見那麼多人,冒著生命危險趕上班的庸碌相,內子感到有點希奇,冷道:「呢班友,係咪食屎大架。」恰巧,我從房間走出來,身穿整齊上班服,答:「你係咪講我?」我倆哈哈大笑。今時今日,講究的是服務態度。任你喜不喜歡,時代就是不同了。
11 則留言:
細個打風,會係屋企求雨,欣賞那大雨滂沱的景象,超爽的,
茶太太咁講,我起碼都係飲尿大架喇...
打風時間越來越短,係因為而家呢個天文台十分鍾意極遲先掛1 號風球。除8 又極快,真係唔知佢咩心態。
老麥: 是呀,感覺妙極了。
羅安尼: 茶太口直心快,由她吧。
瑪嘉烈: 打風好奇怪,明明是災難,但換轉角度看,又帶來不少歡樂,其實好多事情都視乎觀點與角度,是嗎?
同意很多事都視乎觀點與角度,所以打風都可以帶來歡樂。但這是香港獨有的福氣吧,強颱來到南海通常會減弱,加上菲律賓及台灣地理上成為香港屏障,令到香港被強颱直襲的機會少之又少,所以香港人鍾意打風,打風就喜歡到危險處feel 下個風有幾勁,某程度上亦盼風。
我沒經歷過溫黛不知「堅打風」如何慘烈,但自從台灣8.8 水災後我就開始對有威力的颱風怕怕了。
落波後兩小時,住在同區的理經才出現......
我係佢就第一個返到。
未落八號波我已返到公司,全公司第一個到
阿信
亞信哥, 咁耐唔見你.
mrs.
喔, mrs記得我這小人物, i'm flattered.
工作上有點轉變, 比較少時間可以愉懶.
阿信
阿信,客氣了。
打風後第一個返到,非常好。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