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10

六十年

九十年代初期前蘇聯政權解體,俄羅斯經濟瀕臨崩潰邊沿,有論者將災禍歸咎於改革開放步伐過快,更有指市場經濟導致嚴重貧富懸殊,特權階級剝削國家資源,在研究中國開放市場、步向資本主義的課題,俄羅斯的經驗值得引以為鑑。根據俄羅斯的開放經驗,指出其走向寡頭政治式的資本主義,將權力和利益集中於少數人身上,既得利益者為了鞏固自己對資源的控制,破壞創新企業的生活空間,寡頭政治式的資本主義,阻礙經濟發展。產生寡頭政治式的資本主義的環境,是即使當權者是民選,政治體制缺乏權力制衡,當權者獨攬大權而產生。反觀中國,政府在過去二十多年找出獨有的方式去鼓勵創新企業。有別於俄國,中國沒有將國家企業完全私有化,在保存國企之餘,中央向省、縣政府放權,並鼓勵民營企業,民企產出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由八十年代初的微不足道,增加至2005年的三分之二。

至於為什麼兩個前共產主義大國各走不同的路,茶怪認為,其中一個因素是時間。俄國共產主義由1922年至1985經歷超過六十年,中國共產時代由1949年至1979年,僅三十年,共產主義在俄國歷時較中國長一倍,對國家經濟破壞更大,對思想的牢固更深,甚至拖垮國家政權。中國較幸運,改革開放三十年有如此卓越成果,要中國繼續向前,不走俄國回頭路,茶怪認為,第一,中國應該繼續開放市場,將產權進一步分散,讓民企在經濟上扮演更重要角色,第二,確立產權,杜絕貪污,第三,提高政策和市場資訊透明度,令交易較公平。學習俄國的教訓,有幫中國更有信心向前邁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