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28

西西弗斯

贏得今年普立茲獎的歷史書Lords of Finance,講述很多關於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英美德法之間就戰爭賠償的爭議,以及各國的經濟困境。二十世紀初,各國是實行金本位的貨幣制度,每個國家的貨幣供應受到她的黃金儲備限制。1914年戰爭爆發,輿論認為戰爭很快會結束,原因是軍費高昂,黃金很快會耗盡,大家都似乎忽略了,歷來戰爭,沒有人會因為自己銀兩不足而投降,開印抄機就行。

結果,大戰打了四年。戰鬥令法國損失慘重,向英國借了很多錢作戰爭經費,無力償還,英國又向美國借錢,也一樣拖欠下來。一連串的債務要靠德國這個戰敗國買單。可惜德國在戰爭時印抄票過多,引發超高通脹,經濟癱瘓,又是沒有錢。戰時,美國在大西洋彼岸養尊處優,企業有信心投資,經濟蓬勃發展。於是,資金便從歐洲湧入美國,股市泡沫,最後造成1929年股災。到1931年,歐洲的金融危機又觸發美國大規模銀行擠提、倒閉。後來,美國總統羅斯福為了扭轉通縮,在1933年將美元一次過貶值,出乎意料地,將經濟穩定下來。

不少分析將美國經濟大蕭條與現在2008年金融海潚之後作比較,是偏重了美國本土的情況而忽略了國際動態,以及戰爭的巨大影響。就此,作者Liaquat Ahamed在這本書解釋得很詳細。

作者對中央銀行更有精闢見解,他將中央銀行家比喻為希臘神話人物西西弗斯,由於觸怒了諸神而被罰,西西弗斯須要將一塊大石由山腳搬上山頂,看大石滾下來,然後再重複搬,永無止境,自己的成就摧毀自己的努力。中央銀行家也是一樣,他們的職責是穩定物價,利好經濟,但物價穩定和經濟良好正正是蘊釀過份樂觀和投機熱的溫床,最後,導致通脹和經濟亂局,周期循環不息,乃西西弗斯之悲劇也。

2010/06/22

時間是平的

時光穿梭有可能嗎? 我不知道,愛恩斯坦說有,就信他好了。如果你有機會回到過去,你又做甚麼? 我會回到上星期的投注站買六合彩,一定中。不過如果每人有一部時光機,每人都蜂擁地回到上星期的投注站,買同一套號碼,馬會就會破產,無錢賠。返去買股票也一樣,回到一年前買騰訊,單一個人做或者可行,但人人如是,騰訊股價就早被bid高,低位買進的機會消失。我想,如果時光穿梭概念引入經濟學的完美競爭理論,結果會是一個恆久不變的狀態,因為人人都預知未來,可以獲益的機會都會被迅速耗盡。

以前商人可以在海邊城市買鹽,再到內陸地方賣出,賺取差價。全球一體化突破了地域阻礙,不同地方的價格差異收窄,正如著名作家Thomas Friedman所言,世界是平的。同樣道理,時光穿梭突破了時間的阻礙,不同時間的價格差異也會收窄。完美競爭理論說沒有企業能賺錢,不,好彩的話,誰都可以賺大錢。完美競爭理論有很大的破綻,就是沒有考慮時間 -- 未來的不確定性可以為某些幸運的企業帶來盈利機會。如果有了時光穿梭,所有事情都是可預知的,連幸運這個概念都不再存在。盈利更難,到這個地部,平的不單只是世界,連時間也平了。保險業會消失,意外不會存在。世界盃一樣照踢,不過人人都知2010年的冠軍是墨西哥、2014年是丹麥捧盃,等等。政改不會有爭吵。所有事情以至全世界都會變得平靜。

2010/06/21

2+2=?

不知從何時起,奶粉廣告推銷的重點,不再是有益健康,而是能令寶寶學習快人一步,最近有個廣告是這樣的,當老師提出數學題,問小朋友們二加二是多少,有幾個答四,唯獨是片中的主角-- 一位外表十分活潑可愛的小孩子-- 答 : 「2+2=2x2=2平方=4」,他的父母看見了,立即高興得喝采。不是吧!

如果那個廣告的情節是真的,我很想恭喜那對父母,你們的寶寶長大後,一定能成為打工仔的典範,一定會做得好每份工。將一個簡易的任務複雜化,本來可以一步到位,他偏偏要做多幾重,原因可能是為了讓老板和同事知道他有用功,或者知識多,還是其他不知名的原因,總之一頁紙的報告他寫足十八頁。

我想,有沒有一種奶粉可以令我的寶寶爽爽快快地答:「4」? 我就買那種。

如果有另一種奶粉,令寶寶答:「大於3,小於5」,答問題帶你遊花園,那奶粉也應該很暢銷,吃那奶粉大的,能做官。

另一種更厲害,常吃它,寶寶會走到老師身邊,輕輕地在他耳邊答: 「你想我答多少? 我便答多少。」聽說吃那種奶粉專出會計師。計我話,精靈到這個地部,我唯有祝寶寶好運。

升值

美國面對通縮威脅,中國怕見通賬升溫,容許人民幣升值對兩國都有利。美聯儲局已將利率減到接近零,仍未能成功鼓勵企業借款。財赤嚴重,華盛頓自然無法用減稅來刺激經濟。用政治壓力強迫人民幣升值是有利美國經濟方法,原因是當人民幣升值,進口貨價格上升,有助帶動整體消費品價格上升,重燃通脹。一般來說,通脹有利經濟增長。1933年大蕭條期間,羅斯福憑著一次過將美元大幅貶值,啟動通脹引擎。相反,中國也可透過人民幣升值,減低進口材料和進口食品的價格,也有助通脹降溫。不過,中國的情況較為複雜。中國持有龐大美國國債,人民幣升值,這批國債便相應貶值。另外,北京要小心升值可能引發市場對未來升值的憧憬,令資產泡沫進一步加劇。其實,人民銀行發的辭藻很溫和,歐美爭相發表官方回應,目的是為G20峰會的談判造勢。

2010/06/18

不一樣


前幾天大霧(見上圖),今天好轉了(見下圖)。

Hydro-inflation

近幾個月,美國聯儲局印銀紙的速度顯示放慢了,貨幣供應按年增長由一年前的接近百分之十,降至不足百分之三。同時,利率維持在按近零的水平。這反映市場對貨幣需求疲弱,聯儲局無須大量放錢,利率也自然降至零,換言之是,零利息都沒有人願意借錢。事實上,私人市場貸款持續下跌,單是金融業的信貸萎縮已足夠抵消聯邦政府的信貸擴張。美國公司就是不願意投資,據報,他們的現金儲備很高,現金對總資產的比例是自六十年代以來最高,有錢無地方洗,他們唯有進行股份回購,就連投資股票也不敢買別家公司的,只敢買回購自己股票,聽說今年的總回購量,會是去年的幾倍。似乎,美國經濟經過一輪復甦之後,沒有方向行下一步。企業投資意慾低,政府也沒有板斧,利息已減無可減,又沒有能力在龐大的財政赤字之下減稅。明明去年大印銀紙,人人都說通賬要來臨,為什麼那些錢又只往海外方向走呢? 現在原來美國要弄到鬧通縮,我實在一頭霧水。另外,如果他不去多印銀紙,債台豈不是愈築愈高? 印好,還是不印好,還是沒有分別? 午飯後寫網誌可能影響消化。

2010/06/14

原來

原來,科學家正研究無線充電技術,將來如果手機消耗盡電池,即使身處街上,按個按鈕就可以即時充電。電源可以是電台廣播用的電波,十分方便。原來未來的機械人有機會是食草的,科學家說這樣可以減少消耗電油,最適合軍事用途,機械人身上會裝上攝影機,用以在野外認出食物。還有,平時金屬破損了,很難修復,科學家正研究一種技術,可以使金屬有自我修復的功能,嘩,如果應用於汽車車身,豈不是到處撞也不用光顧車房? 還有還有,用稻草建屋,可以防地震,用於地震帶竟然安全過用磚頭建,三隻小豬的故事,可能要改寫。這個犀利,機場保安怎麼可以從一眾平民中識別恐怖份子? 答案就是在閘口突然展示恐怖份子熟悉的人物肖像或行動暗處,普通人不為意只會直行直過,恐怖份子稍一提神,體溫自然提升,難以逃避儀器的偵測。今期經濟學人雜誌的季度科技專輯真有趣,還是之前每季都同樣有趣,只是我通通錯過了呢?

2010/06/13

工潮、高盛、希臘

環球經濟現正處於一個轉捩點,中國將走下坡,長年以來的擴張政策已經耗盡了人民的心力,買房子難,工作又不愉快。我不是唱未日論,我根本不是說經濟要倒下來,長期的增長會繼續隨著城市化發展而實現,只不過社會整體氣氛有所轉變,不再像以往般不顧一切地向前。美國會維持低息,資金繼續在新興國家中流轉,如果中國經濟放緩下來,資金可能走入其他較少的國家,形成泡沫,可以會引起一陣新興市場的熱潮,尤其是在農產品方面。

美國政府將為內政煩惱,處理墨西哥灣漏油已夠煩,更糟的,是對投資銀行高盛的訴訟,高盛是美國人的驕傲,這場官司將打擊美國人的自信。一年下來,美國人發現賴以富強的兩種信念受到挑戰,一是耗費資源,二是貪婪無罪。金融業須進行改革,美國人將需要多幾年時間來反思。社會的職位創造能力將持續疲弱,失業率高企。

歐洲方面,我比較樂觀。知恥近乎勇,歐盟以全球最大的經濟體自居,小國希臘幾乎將之拖垮,弄得歐盟需要找國際貨幣基金救援,太尷尬。歐洲人民是時候認識到優厚的福利生活已經不合時宜,要麼痛定思痛,要麼一拍兩散。德國在這個關鍵時候發揮領導作用,帶領歐洲作出正確的選擇,首先自行削減公共開支和公務員職位。這個可能扭轉歐元匯率的弱勢。

至於香港,最近沒有甚麼事件足以改變市民的思想,大概會繼續炒炒賣賣,資產價格的起伏帶動著經濟周期,發展不到能帶動長期經濟增長的新產業。

2010/06/11

告別祥利


今日中午,我趁祥利冰室本月底結業之前,專程來吃個特餐,飲杯奶茶。住得遠,我平時很少來,不過每次經過當入來遏遏腳,記得當年我為了宣傳自己參與寫作的第一本書,在這裡接受雜誌社訪問和拍照,場景十分雅致。





堅城早晨


每年到這個季節,這裡都旗幟飄揚。起重機和旗幟,一剛一柔,構成建設與傳統的衝突,人們一於很少理,只享受寬闊的天地。


看著海景,感受微風,這裡,那管你住上過萬元一尺的豪宅,還是擠進二百萬的蝸居,只要一步出海傍,擁有的是同一個海。







2010/06/04

讀書苦

最近,有三本書我讀不懂。三本都是被公認的好書,只是自己不懂欣賞,讀不下去。第一本是The Last Tycoons,是前Lazard合伙人寫這間財務顧問公司的傳記,Lazard在八十年代熱極一時,參與了很多大型的收購合併活動,包括經典的私務基金KKR收購食品王國RJR-Nabisco。其CEO最近去世成為國際新聞頭條。讀這本書,我希望學習有關收購合併的歷史,可是,得到的是很多很多公司內部的細節,太乾澀,受不了。

第二本是London - The Biography,早前做手術住院期間,我在星巴克的書架上,發現了一本名為「必讀好書五百本」的大書。那些書多數是用來裝飾咖啡店的,讓顧客感到置身於文化氣息之中,喝咖啡變成特別有品味。那些書多是沒有意識的,但在醫院裡無聊,就拿下來翻一翻,看到他重點推介London - The Biography,說是非一般的歷史書。有關倫敦,一個我嚮往的城市。在網上訂來,封面漂亮得很,內裡有七百多頁,相信可以讓我慢慢品嚐,可是,讀下去就發現自己未夠水平,書中說到很多東西我都不懂,例如作者引述某某詩人如何讚美倫敦的霧色。我既未聽過有那位詩人,也未到過倫敦,很抱歉,浪費了作者的心血,更浪費了推介這本書的「必讀好書五百本」的作者的好意。

最後一本是更經典的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馬克吐溫的傑作。故事說十九世紀一個美國南部的孩子,一方面失去家庭溫暖,另一方面不滿封建思想,而決定離家出走,途中與一位黑奴一起歷險。趁三聯書店八五折期間,以低於四十元的價錢買下這本書,我本來抱有很大期望,但讀呀讀,不著邊際。還是放下它,過一段日子再讀,可能有更好的效果。和其他活動一樣,閱讀有時真的會叫人遇上挫折,令人沮喪。

2010/06/01

書本、聖誕卡

好友老麥建議我買部電子書,便可舒緩家居環境擠壓這個問題,可以與書櫃說再見。電子書,電子書一直在我腦裡揮之不去,電子書真的可以取代書本嗎? 我想,不,不是取代,而是消滅書本這個概念。記得十年前,科網熱潮年代,興起電子聖誕卡。我跟很多人一樣都十分喜歡,傳遞方便又環保,解決了傳統聖誕卡的不少麻煩,幾年下來,傳統聖誕卡差不多在我的生活中絕跡,可是,電子聖誕卡也不見得好,多淪為垃圾電郵。電子聖誕卡不單只踢走了傳統聖誕卡,連聖誕卡這個概念也消滅了。近年,我不再寫、極少收到任何形式的聖誕卡。我擔心,同樣的事情會發生在書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