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12

紙上談商

上世紀初,管理人專注於如個減低成本,汽車製造業和電子科技是個成功例子。到七十至八十年代,美國企業受到日本的出口貨威脅,日本的成本低到無比,美國企業唯有另謀出路,管理人就是提高產品服務的價值,咖啡連鎖店星巴克是這種策略的代表作。到資訊科技的年代,價格提不了,相反,唯有是免費才爭取到顧客,管理人卻找到另一條出路,就是創造新的業務模式,Google、Apple、Amazon、Facebook隨之而起。

以前,降低成本是漫長的過程,要佔市場,增產能。之後,為產品服務增值的過程需要的時間縮短了,有新想法就行,不過至少須對產品有一定認識和經驗。到現在,業務模式創新,普遍認為,過程需時更短,不需要內行人做,科學化了,專業化了,所謂「模式」model,就是將現實簡化成模型。現實是造船的、建樓房的、造飛機大炮的,各有不同,花一輩子的精力才能了解其中一種。但模型就不一樣,今次我可以切船艦模型、下次切樓房、再下次切飛機大炮,我不必探究那麼多,只需要學會組件、板塊就行,因為組件、板塊是各行業共通的。真妙!

早前的暢銷書藍海策略牽起了商業模式創新的熱潮。新書Seizing The White Space,喻意在白紙上建立理想的企業王國。作者是個管理顧問,陳述的理論我不太懂,不過,從他列舉的例子,可以看到最近企業如何創新經營,例如一間不設有醫生的連鎖診所MinuteClinic。對Apple的解釋,更加是這類書的指定動作。

人人都想走捷徑,企業家也不例外,這類書籍大有市場,相信陸續有來。不過,這些書提出的理論,是否真的跟舉出的成功企業有關呢?我的意思是,那些成功企業的主管,在他們奮發創作的過程中,是否真正依循甚麼「藍海策略」、「空白策略」而修成正果呢?如果答案是肯定,這些理論確有意思,例如在投資界,巴非特拜格拉咸為師,巴非特成功了,故格拉咸提出的投資理論,就有價值。否則,你看某某成功了,然後歸納幾個成功例子,將自己的理論套上去,實用性成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