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30

錢作怪

金錢看似簡單,隨手可拿起,其實卻一點也不簡單,可以是抽象的概念。記得第一次令我認知到錢的抽象一面,是來自一個電視廣告:「你識得我嗎?」,那個信用卡廣告告訴我,信用卡可以代替現金,通行全球。

金錢是邪惡的嗎?我年紀很小時就否定了。八十年代初,內地經濟改革開放之初,隨父母一同回內地探親,內地人物資短缺,成年人一面愁容,孩子連鞋子也沒有,那時我已明白到,即使不是百分百友善,金錢也害不到他們幾多。

到近期全球信貸收縮而引發的金融海嘯,金錢成為全人類的焦點。銀行體系內迅速收縮,各國中央銀行又同時注入大量金錢,對資產市場以至國際貨幣造成動盪,更令百多年歷史的金融機構相繼倒閉,也造成大量失業。

有人埋怨,以金錢為基礎的金融業不善生產,從業員只懂炒賣,他們的瘋狂行為影響了「實體經濟」,這個指控甚至有機會推倒西方近幾十年賴以發展的資本主義價值觀。

金錢──集抽象和現實於一身。基於道德上具爭議性,這場金融海嘯引起各界對金錢的激烈討論。就在這時,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家Niall Ferguson(費格遜)的新書The Ascent of Money: A Financial History of the World(直譯:金錢的興起)推出得正合時宜。

這位寫下多本暢銷書的作者,用歷史學的角度看金錢世界近千年以來的演變。來自蘇格蘭的費格遜,沒有在新書中寫他同鄉經濟學祖師阿當史密夫(Adam Smith)的理論,反而說近年高利貸集團活動在其祖國的貧民區之猖獗,帶出金錢的借貸服務供求,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他又從大耳窿講到沙士比亞名著《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指今日社會地位崇高的銀行家,在中世紀的歐洲是受人鄙視的低下階層,因為教廷不容許任何人放貸及收取利息,銀行家在當時只會是小數族裔,尤其是猶太人的工作;他們在街上擺檔,經常被人賴賬。

從大耳窿和猶太人的經驗得知,銀行要有效運作,惟有做大間的,愈大愈好;而銀行業的歷史也是循這個方向發展。

費格遜以往的著作,多涉及戰爭。他在此書所講述的金錢歷史,也和戰爭有密切關係。在他眼中,戰爭是很多事物的起源,包括金錢的其中一種形態──債券。

中世紀意大利城邦之間的戰爭,就是靠發行債券來融資。到十九世紀初,拿破崙帶領法國在滑鐵盧出戰,卻敗於英國的威靈頓將軍,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英國有效地調動金錢,購置支援前線的物資;而商人羅特希爾德(Nathan Mayer Rothschild)也立了大功。羅特希爾德是猶太裔新移民,早年在歐洲各國建立廣泛的人際網絡。戰爭期間,他成功偷運黃金到歐洲戰線,後來藉着迅速資訊傳達,優先知道英國勝利的消息,買入大量債券。由於原先市場擔心英國因戰敗而不兌現債券,債券出現大額折扣,但英國最終戰勝,債券價格登時飊升,羅特希爾德獲利不菲,建立世世代代的金融基業。

羅特希爾德推動歐洲的債券業發展,各國政府舉債要羅特希爾德代理包銷,久而久之,羅特希爾德控制了金錢和地緣政治。哪個國家要打仗,也要優先得到羅特希爾德批准,羅特希爾德的支持,也成為戰爭取勝的關鍵。例如在十九世紀中,美國的南北內戰,普遍視之為北方政府為了解放黑奴的正義之戰,費格遜認為南方政府戰敗的原因,是羅特希爾德拒絕為她融資。錢作怪。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各國認為龐大的戰爭開支帶來了財政壓力,尤其是德國和奧地利,費格遜指出,德奧兩國缺乏完善的舉債機制,唯有硬着頭皮印銀紙融資,結果導致國內出現超高通脹,嚴重打擊戰後德奧兩國的經濟。債券可以富國強兵,但如果胡亂發行,也可以摧毀一個國家的國力,阿根廷是一例。她曾經是經濟強國,但多年來大量舉債又多次不履行債務,令她經濟在近幾十年停滯不前。

從家鄉說到世界列強、戰爭到和平、過去到現在,費格遜帶讀者穿梭時空,了解金錢與人之間的關係。特別提起我興趣的,是有關最近金融海嘯方面的着墨。作者用以往幾個投資泡沫說明泡沫所能帶來的瘋狂和災禍,包括十八世紀初的荷蘭東印度公司(Dutch East India Company),以至近年的英隆(Enron)和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

為了逃避風險,人類想出多個辦法,包括保險。幾年前颶風卡塔里娜侵襲美國新奧爾良,保險公司和政府就誰應該承擔對災民的賠償爭論不休。根據保險合約,保險公司承諾賠償一切由風災引致的損失,而根據法例,政府有責任賠償水浸帶來的損失。那次天災,大量房屋倒塌,是源於風災抑或是水患呢?暫時未有定案,苦了災民。

事實上,世界上天災人禍太多,保險算不上是有效的避險工具,而另一個避險工具是公共福利制度。日本在戰後培養出完善的福利制度,至今仍然運作良好,只不過可能是文化傳統差異,同樣制度用在戰後的英國告終失敗,日本也只是世上罕有的成功例子。傳統價值認為房地產是最安全的投資,可是歐美近年的地產泡沫爆球,證明房地產也不絕對安全,尤其是當個人資產過份集中於房地產物業時。

綜觀現時的政治環境,費格遜對金錢的發展仍存在隱憂,中美貿易不平衡,會否重蹈1914年前,英國、德國貿易失衡的覆轍呢?環顧歷史,費格遜認為金錢對人類的發展利多於弊。很多貧窮和災害不是源自金錢,而是金錢不能被有效地使用所導致。在金錢的發展歷程中,市場大幅波動最令人厭惡。作者認為,這是無可避免的,而其中一個原因是人類集體記憶太短。

當銀行家、投資者和基金經理的經驗都不過二、三十年,在歷史長流裏轉眼飛逝,未能汲取教訓;這樣,更顯得閱讀和學習歷史的重要性。費格遜的這本書,正好為此提供一個起步點。

作者在書末感謝家人,感性地說出寫書期間忽略了家人,對他們有所虧欠,並承諾以金錢作補償,只恨他可支付的貨幣實在太虛浮(I only wish that I were able to repay them in a sounder currency)。作者看出了金錢的實際價值,以及其良好的一面,怪就只能怪,隨着政府大量印刷貨幣,金錢本身不夠穩當。

(刊登於今期《讀書好》雜誌)

沒有留言: